胤禩固然如今对康熙论起父子之情,早就不剩什么了,但是,这年头不是刚刚开国那会儿了。那会儿皇太极能够联合几个兄弟,直接逼死阿巴亥这个曾经非常受宠的大妃,但是自从满人入关之后,也受到了儒家天理伦常的影响,或者说是,这天理伦常这种事情,在封建时代,本来就是维护统治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要是上头的人连表面上都不想维护这些规矩,那么,下面的人自然是有样学样,到时候,统治成本可就高多了。

因此,要是胤禩真的是弑君篡位的话,那么,只怕别说是他那些亲兄弟,即便是一些远支的宗室都能跳出来,质疑他的合法性,到时候,说不定又有人要勤王,拨乱反正什么的。

所以,胤禩的想法其实还是逼着康熙下旨册封他做太子,就像是当年的李世民一样,玄武门之变之后,立刻册封了太子,哪怕之后朝堂上的事情,早就是李世民在管着了,但是,就得经过这么一个看起来似乎是多此一举的步骤,才能维护这个表面上的正统法理,要不然的话,李世民受到的质疑只会更多。

胤禩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康熙先册封他做储君,然后以自己年老力衰,难以继续执掌朝政为由禅位给自己,那么,就妥当了。

虽说这有些又当又立,但是很多时候,就像是做皇帝要三请三让一样,哪怕是表面功夫,那也是必要的表面功夫。

但是,跟着胤禩的人却不这样想,他们对于康熙还是有些害怕的,别看康熙老了,但是真要是给康熙一段缓冲的事情,说不定康熙就能翻牌。当年胤礽真正掌握的势力可比如今的胤禩强,但是最后又如何呢?虽说那时候康熙是借着明珠和索额图之间的争斗,不断削弱太子一党的力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康熙只会软刀子割肉,康熙自然也有霹雳雷霆手段。

因此,在他们看来,这会儿就让康熙驾崩,然后他们的人自个起草一份圣旨,那才叫稳妥。

除了这两派之外,还有一些人呢,还怀着一些其他的心思,因此,原本占据着绝对上风的他们,在一番争执之后,却是陷入了僵持之中,然后,胤禛还有胤祉,甚至是胤禛假传圣旨放出来的胤祥的人都陆陆续续赶过来了。

胤禛以前就怀疑胤禩可能要行险一击,却没想到胤禩头这么硬,居然直接打进了皇宫,心里头还高看了胤禩一眼,毕竟,他一直以为胤禩只知道背后玩一些阴谋手段的,哪知道,良妃的死,真正刺激到胤禩了,他居然不再背后耍小手段,反而直接将自己的实力放到了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