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脸色阴沉,心内亦是怒气勃发。

恰在此时,方氏令小丫头送上茶来,冉母一翻眼皮,抬手就打翻了茶盏,顿时滚烫的茶水泼了小丫头一身,烫得人尖叫了一声。

方氏连忙令人下去,自己赶上来查看冉母有无烫伤。

冉母阴着一张脸,任由她托着自己的手查看,忽而开口:“你去,有一件事,今日之内要安排妥当。”

方氏听她话说到一半,震惊得抬起头,半晌说不出话来。许久之后,她才回过神来,迟疑道:“母亲……这是否有些不妥?”

“有什么不妥?”冉母沉着脸,“他到了这般年纪,天性合该如此。见今我不过是让他多多开枝散叶,一来丰裕子嗣,二来也可绝了断袖恶名,一举两得。”

方氏沉默半晌,道:“……虽然如此,但未娶妻先有妾,终究不妥。”她先前虽然劝过冉母,让冉季秋身边多几个侍女伺候,但那终究是要他自己甘愿才能成事,冉母此举却……

冉母冷笑,“难道冉家这偌大的家业,还养不起几个女人?”

方氏默然。

婆媳多年,她深知冉母执念有多深重。

当年冉父在世时,冉家颇为风光,来往拜会的人可谓是踏破门槛,再加上儿子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前途不可限量,小儿子也聪明伶俐、人人夸赞,就连娶个儿媳也是百里挑一的拔尖人物,当时谁不羡慕她命好,既嫁得好人家,又生得好儿子?

那时候,在她的人生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大约就是方氏给冉家生的是女儿,而不是她所期盼的大胖金孙。

谁料想, 如意的日子并不长

久,丈夫儿子带来的荣华竟然一夕之间就能消散,昔日人人羡慕的贵妇人,一朝成了命硬克夫克子的寡妇。

这样巨大的转变,谁能受得了?

偏生冉母又生来傲气,听不得一星半点的不好。你要说冉家不好,我就偏要风光给你看。

因此,她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到了小儿子身上。好在冉季秋也不负她一番苦心,不仅人出落得一表人才,读书更是屡得夫子夸赞。

自他考中了秀才,时隔多年,冉母终于又听到别人说她教子有方,说冉家门楣兴旺指日可待。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这么恶毒,到处宣扬她儿子是断袖的谣言,败坏冉家百年书香的清誉。

而如果这还只是令冉母愤怒的话,那么冉明礼当众说她教坏冉氏子孙、教出断袖的话,无疑就是勾动她深埋在心底的魔障的引子。

——她决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成为人人耻笑的断袖。她绝不容许别人对她指指点点,说她教子无方。她也决不允许冉家百年清誉毁于一旦。

为此,她可以做任何事。

见方氏神色仍然迟疑,冉母怒道,“秋儿被人害了声誉,我做母亲的,难道要坐视不理吗?他不懂事,以为我只想着摆弄他,殊不知越是如此,才越是叫那些败坏他名声的小人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