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以为,是自己恋慕柳应的事被发觉了,母亲才会勃然大怒。不过后来他才知道,母亲打他、令他跪祠堂,是因为柳应来提亲了。
不是因为知道他是断袖,是因为他“勾引”了男人来提亲,令冉家丢了脸,也败坏了名声,所以才会罚他。
他突然就不想去求得母亲的宽宥了。
尽管他知道,如果他现在乖乖去母亲面前认错,千方百计剖明心迹、向母亲分辩自己不是断袖,再赌咒发誓要好好用功早日考中进士,那么,母亲再怎么发怒,最终还是会宽宥他的过错。之后,只要他干脆地斩断和柳应之间的任何情思,他就又能是那个光风霁月的冉家小少爷,以后中了进士做了官,还会是受人敬重的冉家老爷。
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因为母亲是为了他好?好到逼他亲近女人,甚至不惜给他下药?
冉季秋心灰意冷。他瞪着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冉氏历代先祖的牌位,眼里干涩发痛,却流不出一点泪。
做人怎么这样难。
罢了。他本来就是断袖,改不了,如今也不想改。
那么就让它去罢。
不必求得谅解,也不必求得宽宥。
他是个断袖,令冉家的列祖列宗蒙羞,玷污了冉家的百年家风,那么就让他在这个祠堂里,跪到死为止罢。
日头渐渐西移。
一个小小的身影在祠堂门外探头探脑,须臾,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学着冉季秋的模样,乖巧地在旁边的蒲团上跪下。
那是个女童。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了眨,看了看摆得高高的牌位,又转头好奇地看着冉季秋。
过了一会儿,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来,“小叔。”见冉季秋没有理他,她想了想,压低声音,呼哧呼哧地用气声喊:“小叔——你为什么——跪着呀?”
冉季秋依然瞪着牌位,眼睛一眨不眨,如同泥塑一般。
女童——冉钰歪着脑袋,不解地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仿佛想起来什么,爬起来咚咚咚地跑了出去。冉季秋置若罔闻。
没过多久,她又连呼带喘地跑了回来,跑到冉季秋跟前,先是谨慎地看了看周围,才扶着冉季秋的胳膊,踮起脚尖,努力地将肉乎乎的小手往他嘴里塞。
冉季秋不得不垂下眼睛,正好迎上小丫头纯澈的目光,见他低头,她嘴角咧开一个灿烂的笑,“吃,小叔,吃甜甜。”
她手里捏的是已经攥得变形的糖糕,边角还有将掉未掉的渣子,一个劲地往冉季秋嘴里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