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卢氏一族,在长安只手遮天,当地的官员根本没人敢接他们的诉状。
当时,公输等文士就带着村民去向卢氏讨公道。
卢氏族人仗势欺人,在混乱中,卢氏族人打死了一名当地的学生,至此,这件事才越闹越大,最终演变成了民怨。公输等人联合当地长期被卢氏压迫的文人,联名写了奏章,让人连夜加急送回京都。
其内容不仅罗列了这几年卢氏的种种恶行,还痛斥了太子的包庇之嫌,为天下文人不耻。
奏章一到天子手中,天子大怒!他禁足了皇后,并于今早的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诏废太子!
事关储君的立废,实是天大的事!
不过一上午,京都的学子文士纷纷声援公输等人,还有些激进的书院学生,甚至在宣武门前长跪不起。
撇开太子的废立,惹恼了这群文士,长安卢氏怕是不能轻易的揭过此事。
姜黎一到一品楼,青衣小童就带她上了二楼的雅间。关上门,小童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恭敬道:“东家,这是贵人给你的。”
她点了点头。
打开一看:
“近日事多,恐难相见。若有急,去城南庄子。”
看完了信,姜黎就把纸条烧了。
小童道:“贵人说了,这次他要去长安办事,要姑娘自己万事小心。”
卢氏在长安只手遮天,还是太子和皇后的势力之下,他过去了,定会危机重重。
姜黎抿了抿唇,道:“你先出去吧。”
“是,东家!”
等门关上了,姜黎独自坐在窗边饮茶,她盯着下面热闹的街市。神情有些恍惚,隐约还有些不安,她只是引公输等人去长安,却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出奇的顺利,这定然不是巧合。
会是他做的么?
姜黎心说肯定了。
想明白了,她突然眼里闪过一缕得意的笑。
虽然太子还没彻底垮台,但经此一事,太子算是吃了个大闷亏,也算是先小小报复了一把。
喝了半壶茶,姜黎才离开一品楼。
因着心情不错,她还买了好些小吃回府。
————
宏德十八年,春。
《夏史》记载,于四月初,天子下诏废太子,禁皇后于凤翔宫。同年四月,长安卢氏因罪名过多,引起民怨,故天子下令,废卢氏为庶民,所查无虚,令其家财尽数被朝廷抄没。
卢氏被抄家后,没多久皇后就被废居冷宫。
天子迎回了昔日的云妃,又重视在此案中立下大功的烨王。一时间,朝野上下,都在传接下来,天子会立烨王为太子。
长安卢氏家产颇丰,直到完全清点完家产,并运回京都,已是到了五月。
烨王回京的那日,受到了举国百姓的欢呼。
此次卢氏当真是天怒人怨,除掉了卢氏,大夏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尤其是长安的百姓,更是将烨王当成了救世主般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