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赵母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吃饱,当然她也不敢再点了。

这个可丽饼在赵母的脑海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于赵母现在还原出来的可丽饼和那天所吃的可丽饼味道相差无几。

当然在赵安看来,那天试吃的可丽饼只能算合格,不仅仅对于华夏人而言,哪怕在铁塔国也只是合格。

可丽饼制作看起来很简单,小麦粉制作而成的薄饼,以及包裹住的内陷。

但是薄饼的松软程度、甜度、烤焦程度都是关键,更别说常见的内馅,奶油、果酱、鲜果、巧克力酱等等自身的口感、等级。

不过赵母做的可丽饼作为快餐、速食而言绝对是合格的。

其他的各种卷饼,赵安也是第一试吃人。

他会尽量让各种不同的馅饼保持各自的特点,比如蛋烘糕饼皮的松软、手抓饼的蓬松、可丽饼的奶香。

同时也会做出一些更适合华夏人口味改良,比如可丽饼中常见的水果是蓝莓,但是现在华夏基本上就看不见蓝莓,更别说接受度问题。

而位居其次的草莓也只有在春天才有,现在可是冬天。赵安便建议自己的母亲添加苹果。毕竟苹果也算是可丽饼的常见内馅之一。

不过如果评价赵安在筹备过程中最认真的部分,既不是策划书的书写,也不是不同卷饼的定味与试吃,而是对于制作过程的标准化。

赵母在家中制作卷饼的时候,通常靠着感觉来添加和控制原材料,比如高筋面粉与低筋面粉的比例、添加多少水、添加多少糖等等。

这是华夏家庭厨艺的一大特点,什么都是适量,什么都是感觉,什么都是经验。也导致了华夏人的口味也会呈现出一种家族式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