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资料显然比王泽刚的那份还要厚一些,王泽刚的第一反应是:自己老板昨晚也和自己一样加班了?
身先士卒的行为就让王泽刚感动,而当他内容的时候, 心态则转化成了五体投地。
且不说内容与结论,但从格式和形式上来说,赵安就已经完胜。简明扼要先给出结论,然后再井然有序地罗列理由,中间用翔实的数据进行佐证。
就像昨天和对方的商谈一样,让人跟着赵安的逻辑思考, 最后完全信服赵安的结论。
比如那些小型商铺的用途, 自己一开始想的全是卖小商品, 最后好不容易想出一个甜点加冰淇淋的方案。
至于理由和可行性,就是几句假大空的推测。而老板不仅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策划,还有什么“市场调研”, 自己根本没有听说过。
和自己老板比起来,自己做的那些东西都是一坨shi啊。王泽刚为自己刚才的沾沾自喜而羞愧。
显然赵安也发现了王泽刚的表情变化,安慰地说道:
“没关系,这本来就不是你的专业领域,而且你也是第一次做,还有进步的空间。”
为什么这些话这么像自己交作业的时候,老师的评语啊。
王泽刚想了想还是问道:
“那老板,这是你第几次做啊?”
“第二次。”
算上之前的卷饼天下,这应该是第二次吧。赵安上辈子也没有做过商业方面的策划,当然经常听商界的朋友吹牛。
“那这是你的专业是这方面吗”
“不是。”
上辈子是钢琴,这辈子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下来,也不算吧。赵安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