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项目有了,技术有了,市场有了, 最缺就是钱去打开市场。

既然新期待和跃华已经有了合作意向,刘希还找上门了,就说明了新期待现在急于扩张,但是底蕴不够,只能希望借助跃华的东风。

而赵安则趁机提出了注资的要求,只要掌握新期待的股份,那无论新期待如何发展,跃华都是最终的受益者。

虽然赵安是这么打算,但是话可不能这么说。赵安的说辞很简单,就是资本市场那一套:

“你新期待接受跃华的注资,虽然会失去一部分的股份,但是你刘希本人能够获得更多的钱啊。

以前靠你刘希慢慢打拼,可能新希望只能成长到一百万的规模,而现在接受了跃华的注资和帮助,轻轻松松就能达到三百万的规模。

就算你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股份,那你刘希这也还有两百万啊。这样简单的比较你刘希懂吧!”

资本主义的话术就是这么简单。只要遵循资本主义的逻辑,谁的手中有钱,谁就是老大。

刘希以前不过是个普通农民,对于金融学的话语完全不熟悉。

按照赵安的话,这的确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情。

但刘希本能又觉得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失去股份以后自己的话语权、自己的收益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这些考虑让刘希犹豫不已。

于是赵安继续加重自己的筹码,他提出了优先股和普通股的概念,刘希拥有的普通股拥有更多的决定权。而跃华持有优先股,并不会干涉刘希的决定权[1]。

一拳不够,再来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