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受灾最严重的其实还是更为知名的国际品牌。但是国际品牌对于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通过法律手段提起诉讼不划算。
能够进入这些国际商店消费的顾客,并不会因为“山寨”商家的低价而放弃品牌追求,也就是不会造成实际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内对于“商标”的保护还是太弱了,程序繁杂、罚金低廉、执行困难、屡禁不绝……
当然这仅仅是明面上的原因,深处的考量则更加触目惊心。
就华夏层面而言,在某段时间内华夏经济一直享受着“山寨”、模仿、复制带来的红利。
这导致了政策层面一旦的严管,或者商标保护过于完善的话,就会失去这部分发展红利。
华夏享受着这样的红利,自然不愿意与利作对,造就了华夏商标、专利保护不足的局面。
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受到侵权的企业自然会衡量自己维权的成本,最后无奈放弃。
当然等哪天华夏商标保护的力度加大,或者是这些山寨企业壮大到一定的程度,商标诉讼能够带给他们足够多利益的时候,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提出民事诉讼。
哪有那么多权力的捍卫者,对于商人而言需要的不过是衡量利益得失罢了。
然而这些外国品牌能够等,那因为别人得商标已经足过硬,不怕被抢走市场,更不怕商标被抢走。但是对于赵安他们家可不行。
虽然赵安早就让公司把相关的商标全部注册,但是商业模式并不在商标法和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