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只有食安的消费者们关注这件事,但柴米油盐永远是百姓孜孜不倦的话题,牛奶安更是重中之重,于是关于“三聚氰胺”的讨论开始迅速发酵、扩散。
而这也是赵安为什么如此着急公开道歉信的原因——想要借助《华夏新闻》的热度。
在华夏每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便是《华夏新闻》,而内容也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时事。
只不过《华夏新闻》每天都有,而且内容繁多,往往一个星期后百姓就已经忘记了新闻内容。
公众的记忆其实很短,上一刻还在热议的社会问题,往往下一刻就被抛之脑后。
想要引起社会足够的关注度,就必须在新闻的有效期之内!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华夏新闻》刚刚对于“三聚氰胺”事件做了报道,其报道内容代表着国家对于整个事情的判断,属于盖棺定论,短时间内华夏的牛奶行业只能努力整改,不敢妄想翻案。
但时间一久,那就不好说了。这次《华夏新闻》并没有进行详细报道,相关的信息也没有公开。
等段时间国家没有继续高压检查食品质量的时候,相关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春秋笔法把这点事定义为意外事件,或者直接隐藏过去。
退一万步,相关企业直接说已经完成了整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百姓们又能怎么办呢?
“老板,这是最近两天食安的情况。”
王泽刚把厚厚一挪文件摆放在赵安面前。
为了掌握整个市场的反馈情况,赵安让所有的实体店把每天的销售情况进行一个汇总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