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虽然各地补助、传统菜式、饮食习惯、经济情况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参照了红秀公司的承包、监督模式,他们只是在整个环节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比如说有一些专门负责食材销售的公司,他们便会自行承担食材的提供,然后向红秀公司购买相应的厨房设备,并且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接受培训;有的连锁餐饮公司则自行设计菜单,或者改良就餐流程与方式,同时选择通过跃华进购食材……

虽然细节上各有差别,但总体而言整个校园餐都有着严格的管理标准,大家都没有把“校园餐”视为一种主要盈利手段。

尤其是像学校校长必须得提前亲自就餐等类似的监管规定在各地全面推行,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

到2009年年底的时候,全国一共出现了300多所被称之为“食安模式”的试点学校。从试点开始到现在,这些学校没有出现任何有关于食安全品的问题,同时也没有对学生家庭造成额外的负担负担。

虽然“校园餐”关注度逐渐降温,但是这种由专业公司承包一体化,并且严格规定质量、坚持、公开标准的经营方式逐渐深入人心。

现在很多家长在考虑学校的时候,都会询问学校的就餐问题是否符合“食安模式”。

然而绝大部分学校都只能苦逼兮兮地说:

“现在相关的标准流程还没有完全公布,如果有相关公司成立的话,我们学校一定会立刻推进食堂业务的整改。”

虽然校园餐公益公司成为了当下的热点,但是想要能够从中盈利,自身企业的规模一定要足够大,才能够压缩相应的成本。

这就校园餐这个概念虽然比较火热,但却是一个准入门槛较高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