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林蓁轻轻叹了一声,道:“怎么不想呀?《论语》中说了:‘父母在,不远游。’我家里不仅有父母和老奶奶,还有两岁的小妹,我这一路上,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们。”
那少年轻轻一挑眉毛,道:“既然如此,你怎么不在家中尽孝,还要到王府来呢?难道王府里锦衣玉食的生活就值得你舍弃自己的父母和妹妹吗?”
林蓁忽然感觉这个少年和林大毛的相似之处,并不在于他们的面貌,当然,他那两道平平的细长的眉毛,一双略为凹陷的眼睛,和微微上挑的眼角,和林大毛也是有点像的,但两人之间最像的,是那种有点执拗和幽深发暗的眼神。
林大毛的容貌其实被程氏的基因柔化了不少,看上去要清秀些,而且,在林蓁这么多年的陪伴和关怀中,他已经慢慢从那个封闭的壳子里走出来了,相比之下,看着眼前的这个少年,林蓁不太确定王府的深宅大院对他有什么正面积极的影响,他绝不像林大毛那么迟钝,但他眼里却有一种林大毛几乎已经消失不见了的郁郁之气,让林蓁有些替他担心。
这人到底是谁?林蓁隐隐约约有个猜测,但却不敢就此下定论。对于少年刚才不太友善的提问,他略一思考,开口回答道:“‘父母在,不远游’却也有下一句:‘游必有方。’子女自然是应当奉养孝敬父母,可是若是有了人生的目标,也不能以孝顺为名义将自己禁锢在家里,而是要外出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来回报自己的家人。在下其实也不是为了什么锦衣玉食,只是一来薛大人一番好意,举荐了在下;二来在下家境确实贫寒,又生在小山村之中,一直以来没有机会见识外面的世界。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下在家中时也曾苦读经书,却始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因此便想趁着自己还小,父母康健,出来看看世态炎凉,人生百态;这第三嘛……”
那少年来了兴趣,身子微微前倾,问道:“第三是什么呢?”
林蓁道:“我听说,这兴王是当今诸位王爷中少有的贤王,他的世子从小就聪慧过人,读书时过目不忘,先生问他时他又能举一反三,天下士子几乎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在下是一阶草民,一生之中能有这样的机会见到如此出众的皇亲贵胄,怎么能不来呢?”
林蓁说完之后,抬头看着那少年的反应。见他脸上果然露出一丝淡淡的喜色,道:“哦?谁同你说的?是薛进士吗?”
林蓁没回答这个问题,又接着道:“还有一句,是《诗经》上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在下想着,小鸟尚且需要能与其应和的鸟儿,这世子身在王府之内,又是个好学之人,想必也想找个能和他一同切磋学问的朋友吧。”
这话一说出来,那少年再没了动静。默默坐在黑漆漆的屋里,半天才道:“‘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只不过这人啊,不是想要交朋友就能交得到朋友的呢!”
说罢,他猛地站了起来,转身就走。屋外早已掌起了灯火,比屋里明亮多了。林蓁隐约看到屋外立着一名高大健壮,举动潇洒脱俗,脸色微红的少年,恭恭敬敬对着这穿白袍的少年行了一礼,跟在白袍少年的身后,两人一同往远处去了。
第125章 番外二(上)
几日过去,林蓁已经在兴王府中住了下来。兴王倒是召见过他几次,问他住的可还习惯,有什么需要,那位小世子却一直没有出现。
陪林蓁来的人早已被兴王打发回去了,兴王派了两个丫鬟,两个小厮,时时听他差遣。
林蓁虽然心中奇怪世子去哪儿了,却没有多问,只是在自己屋里读书、做文章,偶尔也按从前系统教给他的办法锻炼锻炼身体,努力地去适应王府里有些枯闷无聊的生活。
这天快到傍晚,林蓁正在读书,忽然听见门口传来了怯生生的一声猫叫:“喵……”
林蓁一向特别喜欢小动物,听见这声音,扭头一瞧,门口是一只毛色微微发灰的小猫,趴在门槛上小心翼翼的往里望着。林蓁这几天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实在有些发闷,见那小猫样子挺机灵的,便放下书本,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咪咪喵喵的唤着它。谁知道那小猫十分警觉,见林蓁靠近,先是瞪着圆圆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然后一转头,脚步轻盈的跳上围墙,不见了。
入夜之后,林蓁站在自己这座小小的院落的院门处,往前面王府宏伟威严的大殿看去,王府里的生活确实可以用锦衣玉食来形容,他穿越之后头一次睡这么舒适的床铺,穿这么柔软的衣服,用这么精致的器具,只不过,这王府里实在是太缺乏生气,白天晚上无边的寂静压得人呼吸都有点困难。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不适应楚地潮湿的气候,现在觉得,和王府里这种氛围也有很大关系。
这话说的林蓁轻轻叹了一声,道:“怎么不想呀?《论语》中说了:‘父母在,不远游。’我家里不仅有父母和老奶奶,还有两岁的小妹,我这一路上,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