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正好夏瑾家比较贫困,供两个大学生太难,于是宁辉劝服了夏东理,作为条件,宁辉会供夏瑾上大学。

老师知道内情后感慨良多,孩子多的家庭确实这样,有些是因为供不起,有些是觉得念书多没用。夏瑾已经是排在前十的学生了,重点关注对象,若是可以,老师希望他能报考b大c大,为校争光。

在古代,一个孩子担起两家香火的事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老师当然不会说“假继子”的事,对外只讲夏瑾认了没儿子的姑父当干爹。如此一来,夏瑾一身名牌的事就说得通了。

宁辉说完了,看夏瑾脸色平静,微微松了口气,如此一来,夏瑾就算过了明路,在外人面前就是他的儿子了。不得不说,宁辉如此做,如此说,确实是因为私心,也是为了帮助夏瑾摆脱闲言碎语。

“谢谢姑父,难为姑父了,”夏瑾有些茫然。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宁辉摸了摸鼻子,心虚的笑了:“怎么买手机了?快考试了,别去当家教赚钱了。”

“不是买的,修迟说是客户送的,他用了黑的,就把白的给我用了。”

“有手机也好,方便,现在流行什么……脑补液吧?改明儿我买两盒你给杨阿姨送去。”

若换成夏东理,肯定狠狠的说夏瑾一顿,怎么能平白拿别人东西?宁辉就开明多了,别人送了你不要反而生分,倒不如,用心挑差不多的东西当回礼,更有人情味儿。宁辉在教夏瑾如何做人,用的方式也委婉。

“不用了,我已经还人情了,”夏瑾不想让姑父破费,干脆换个话题:“我最近在搞投资,小有成绩,三个月后就要去首都上大学了,不知道姑父有没有空帮我管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