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们这些人员也都是一步步爬上来的。好不容易考完了各种竞赛、高考,进入大学,努力参加课题研究,然后再读研,再面试进思源……这么一套流程下来这个孟舒直接就省了!
就算她在思源杯竞赛中得了第一,研究所要着重培养,也不能拿这种项目培养吧?!这简直是不负责任!
华莲看着这场景微微皱眉,站出来打圆场道,“之前孟舒跟过我一段时间,她的实验能力非常出色,并且思路灵活,比起我们而言有其他方面的优势,邱老师让孟舒加入这个课题也是看中她的思路吧?”
“思路?我来思源这么久了竟然还不知道思路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了!”
难道不应该是看资历和成果吗!
邱兴怀没有发怒,也没有解释什么,而是看向孟舒,“你觉得呢?”
他这话既是问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资格,也是在问你要怎么说服他们,端看孟舒怎么理解了。
这是在考验她,看她有没有那个自信,对自己的认知是否清晰,以及,能否承受住这些流言蜚语。
毕竟,没有那个本事,真的加入了也继续不下去吧?
孟舒自信地站出来,不卑不亢地说道,“各位老师,各位前辈,正如你们所见,我现在才读高一。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没有那个实力!”
她站在一群多数为三四十岁的研究员面前,丝毫不怵!
“我可能没有太多本事,好歹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有一篇,并且发刊两个月引用量就有28次。”
28次!
地理不像是物理化学,常常会引用前人理论。
地理更多地涉及到实际案例,很少引用前人的理论,所以引用数一向很低,几年下来能有几十个就不错了,可是她居然两个月就有28次!这真的没开玩笑吗!
下面的研究员立刻惊讶地交谈起来,“你看过那一篇吗?这两月有引用量这么高的?”
“好像是有一篇,不过……不大可能吧?那是她的?”
“我的天……真的是她的!我也引用过!”
有研究员拿出手机,找到印象里那篇前期很有争议,后来被证明神了的那篇论文,吃惊地看着上面那个名字——还真是这个高一的学生的!
她才高一!
他甚至都引用了!
这一刻他们的脸都有点疼……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篇现在能有这个引用率是因为江城内涝的原因,可是这也算是实打实的引用,他们自己都引用了!这时候跑过来bb别人没资格和他们一起参与这个课题好像显得自己太脸大了吧?
不敢说,不敢说了!
孟舒把论文一亮,顿时批判者少了一半。
剩下一半还在坚持着,“有一篇论文又如何?这只不过是因为江城内涝的原因,你赶巧了!运气这么能被算进实力?”
孟舒微微一笑,“这位老师,我刚好和您观点不同。我认为,如果一个人一直运气好的话,这可以算进实力。因为能做到一直运气好,这就不是不知情者所认为的单纯运气可以达到的了,而是真的有实力才能达到!就好比这次课题要研究的新蒲草,也是我‘运气好’才发现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