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占地1.5万平方公里,比京城要小一些。淡蓝色的半透明水膜笼罩在城池上,这是新能源建造起来的防护罩,用来抵挡大型海洋生物的入侵。

整体建筑呈现出了海洋的特殊风格,无数海底珊瑚、贝壳以及一种新型的混凝材料被用来建设起一栋栋五彩斑斓的房屋,每栋房屋都是一半深埋在海底下,一半伫立在海水中。

海水中的部分将成为商业区、游乐区,参观旅游区,但是真正的住宿区是深埋在地下的。

无数绚丽的小鱼小虾在街市上**,点缀着这一座新建好的城市,海豚愉快地穿梭来穿梭去,只要需要,就可以打个招呼召唤它过来,搭载着它往前行进一程。在这座城市内,人和海洋生物达成了一种奇妙的共生状态。走在街上,甚至都能随时享受一番星子鱼的按摩。

在城市中央,还有一个巨大的海洋广场。平整的海底面上镂刻着精致的纹路,阳光透过淡蓝色海水给这些纹路打上明明灭灭的精致光影,清晨和傍晚,这些纹路将被一齐点亮,供人民休憩娱乐。

届时,人们将穿着海草贝壳构成的特色衣物,在这个小广场上载歌载舞。

在海底,最常见的两类食物做法大概是生吃的刺身以及蒸煮的食物。

将水通过能源加热,沸腾,青色的虾子在里面被煮成通红,金针菇、豆腐泡、小青菜等陆地上运过来的植物将能配合成为一锅美味的海鲜火锅。愿意的话,还可以在房前屋后拽两根培育出来的海带,切一切一齐丢进锅里。

稍微麻烦一些的大概是生理排泄,必须到隔绝海水的厕所解决。那些排泄物则会被城市生态循环系统收集起来,成为肥料的一部分。

剪彩时,无论是领导人还是相关的建造人员、科研人员、记者,大家都佩戴着新型潜水装置,静静地漂浮在水中。

这款耳钉式的装置已经风靡全球,并且研发到了第七代,可以在水下续航半年。

“这十五年来,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不容易……”

水下摄影机将华国领导发表的讲话实时传递到了地表的电视中、网络上。无数观众看得热泪盈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自豪而感动。

“居然真的建造了十五年!”

“泪奔,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见这一幕!”

“哭了,是真的不容易。”

无数次流出的资料显示着工作人员的辛苦。清洁海洋、克服海下用水用电问题、驱逐途经的大型海洋生物、克服海下的孤独与黑暗……

十五年,没有一天是轻松的。

孟舒在不远处静静看着,看到那一条飘扬的红色丝带断开,看到这座美丽海底城的牌匾露出。

这会儿,孟舒已经35岁。她在实验室泡了十五年,整天穿着防尘的白大褂,留长的头发直接挽起,整张脸不施粉黛,看起来好像和十五年前也没多大区别,只是深邃了不少的目光好似刻画出时间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整个人也越发沉静起来。

“孟院士,这段时间您辛苦了。”

实验室所有能做的已经结束,研究人员也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前面剪彩的同时,也有领导来一一慰问他们这些幕后人员,亲切地勉励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