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后,原本对东郭这个外来的人家有些排斥的村里人,对东郭家都有了感激。虽说他们有让人忌惮的功夫和壮汉,可他们打死了劫匪,就是做了好事。那便是这一方的守护神。
东郭那边儿忙的脚不沾地,狗娃跟铁蛋这边,依旧是过着逍遥自在的田园生活。
锁头依旧是念书、医药、功夫三头抓,每天忙得厉害。不过收货也是肉眼可见的。他还会教弟弟妹妹。有时候铁蛋心情好了,会带着两个小的读书写字,不过大多数功夫,开蒙都是锁头这个大不了多少的小表哥教导的。
山上避世,虽说冷清,却也自在。
每隔一两个月,狗娃跟铁蛋就会下山一次看看情况。村里大部分的人都走了,留下的还是少数。村里又搬来了许多人。原村民跟新村民们相互之间还需要多加磨合。期间就难免摩擦。
这新朝建立的第一年,以粮食开始有了收成渐渐太平下去。朝堂之上评定。并打算次年恢复科考。
狗娃还笑着说要不要让锁头过去试试。
铁蛋听此言还是笑一笑,道:“还是等再大一大再说吧。”
何苦让孩子去那些大人们在的地方参合。
转眼的功夫,又过了两年。在山上居住了三年。有时候狗娃跟铁蛋回下山,在东郭府上住几日,再去县里住几日。眼瞧着县里一日一日的恢复繁荣。
铁蛋再也没有他那个血脉上亲生弟弟的任何消息。也许他就真的听了铁蛋的建议,就此隐姓埋名,不问世事。
时间差不多了。铁蛋挑了一个比山下村子更偏僻的一个小村庄,在山边儿画了一块地,以“陈铁蛋”的名义跟村里买了下来,重新建立了宅院。随后一家人搬了进去。
兰子跟姚雪是能呆住的。在山上的三年,就真的足不出户。每日专心于女红织锦,没事干干农活,听一听两个儿子念诗读书。
不过下山以后,二人倒是时长做针织纺线一类的成品,去城里头卖。她们二人的针脚极好,花样更好。一直不愁销量。加上日常没什么开销,倒是继续开始攒下银子了。
搬下山后,时间一晃,锁头倒是十三四的年纪。身影瞧着比同龄人更高壮了些,不论是气度、谈吐皆是不俗,站在那里,翩然与贵公子无异。
锁头自幼跟在铁蛋身边,又拜了东郭为师。这二人皆不是俗人,教出来的孩子孩子自然不凡。
锁头很少与外人来往,在家里苦学苦练,时间久了,也就渐渐有了瓶颈。
铁蛋跟狗娃商量了半宿,在一风和日丽的清晨叫来了还在练早功的锁头。
“锁头,爹跟你二叔商量过了。你人大了。也该去外面看一看了。你功夫不错,又通笔墨。爹给你准备了银两,你不如出去自己走走看看。什么时候累了,随时回来。虽说爹不是那种主张‘男儿志在四方’的人。可总要走过看过,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
铁蛋学着这里同龄的人开始蓄胡子。这留了胡子以后,人的模样瞧着跟过去就更加不同了。加上铁蛋可以改变了一点脸上的细节变化。眼下,只怕从前白家分支儿的人再见到他,也未必认得出他曾经是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