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汪褚也果然闭口不谈宣芷去了何处。

宣芷回来的时候,甲字学舍里依然亮着灯火,洛臻和谢兰都没有睡。两个人在水榭里对坐,埋头抄了整夜的《礼》经,抄的眼底都是细密血丝。

天色渐渐地亮了。

这一日,直接负责颍川使节队伍事宜的鸿胪寺主簿华正筠,大清早地便到了城外五里长亭送行处。

返程的岁贡队伍天不亮时便到了。

五六百人的使节队伍,带着无数的车马箱笼,带着皇帝此行赐下的厚重赏赐,人喊马嘶,在长亭外做最后的清点,队伍一眼见不到头尾。

洛雅之站在队伍最前头,今日穿了颍川国的绯红色三品官袍,含笑与华正筠客气寒暄片刻,亲自领着他,从队伍前头开始,一个个车马过去查验。

华正筠嘴上客气,带着鸿胪寺人手,挨个按照规矩仔细查验。

粮草车里,是否偷偷私藏了不能带出东陆的粮食草木种子;

随行人马与来时数量可相同;是否有混进队伍的敌国细作。

马车底板车轴里,可有暗藏了东陆军事情报舆图。

花了整个时辰,来回查验了两遍,已经到了天光大亮,日上三竿时分。

华正筠核对手使节名单,再次清点人数,还是没有找到最想在队伍里看到的那个人,不得不问了一句,

“谢兰谢公子呢。我记得他会回随行队伍返程?怎么不见他来。”

洛雅之微笑道,“谢兰此时尚在泮宫。——华主簿稍等片刻,过一会儿,殿下会亲自送他来。”

华正筠不说话了。

宣芷公主和谢兰在泮宫走得近,三爷头顶上多了一片青青草原的事儿,他们这些亲近的人,谁不知道呢。

碍着敬端公主那句‘割袍断义’的威胁,三爷被人当面绿了,特么的连派刺客都不敢。

连带着他们这些身边亲信,最近的日子都过得糟心透了。

幸好这些日子反复向洛雅之施压,最后总算说动了洛雅之,带着谢兰返程归国。

华正筠心里默默念着,大家都不容易啊!

巳时刚过,官道远处出现了一辆宽敞马车。

听风卫汪褚统领亲自驾车过来,车里坐的显然是敬端公主。

华正筠站在长亭里,远远看着。

只见泮宫来的马车远远停在长亭外的队伍中段,汪褚跳下车去,扶着马车里的敬端公主下车。

敬端公主今日穿了身常见的正红色镶金线牡丹曲裾长裙,梳着常梳的随云髻,拇指大的明珠缀满了乌发,在阳光下反射着璀璨亮光。

敬端公主身后,依次从车厢里下来两个人。

头一个大剌剌直接撩袍子跳下来的,今日穿了身眼熟的银丝暗纹直裾,不必细看就是洛臻。

最后一个出来的男子,穿了身颍川国士子常穿的深色交领直裾,动作斯文,举止娴雅,显然是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