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是他亲娘,难不成还比不上钱家那老太婆。”赵母对钱骊的意见也不小。
“好,你什么都比她好,这行吧?”赵父不想和女人争长短。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老太婆这个时候还要掂记这些有的没的,倒把孙子学费的事抛在脑后。
“让孙燕回娘家借,小明考上大学,以后他们家也能沾光,不找他们找谁。他们要是敢不借,小明以后当干部,他们也别求上门。”赵父的眼光比赵母好,转眼就是一个主意。
赵树理没想到兜兜转转,事情又回到原点,这钱还是要他想办法去借。
孙燕比赵树理更了解娘家人是什么德性,要能借到钱她早就登门开口,哪还能等到今天。
“行了,你不管,我去找大舅兄开口,他要不借也有不借的说法。娘说得对,小明去城里上学,他们这些个当舅舅的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赵村理想想那些年帮岳家白干活,现在心里都还觉得亏。
第19章 传染病
孙燕怎么想都没用,她的意见根本不重要,这个家里说到底还是赵树理说了算。
赵树理打算找舅兄借钱,他让赵小军骑自行车去舅家报喜,说赵小明考上大学,家里要办流水席。
村里人也不懂本科和专科的区别,只知道赵小明收到录取通知书,马上就要去城里读书,一个个都等着吃喜酒。
赵母不顾的赵小明的反对,对谁都是说孙子考上大学。这话并没有什么大毛病,不过到底还是有不同,赵小明就怕有知道实情的人出来打脸,幸好一直没有人站出来反驳。
赵乐乐倒是听老师说过这其中的区别,可她疯了才会指出来。
赵母天天拉着村里一群老姐妹显摆,有看不顺眼的人故意当面问她:“你家大儿子要摆酒,小儿子那里摆不摆?你家大孙女也考得不错,听说以后也能吃国家粮,毕业就包分配工作。”
赵母撇撇嘴:“她那学校怎么能和小明比,再说她一个女孩子,学得再好也是便宜别人家,摆酒那不是浪费钱。”
“哟,这可说不好,又不要你当奶奶的出钱,你小儿子愿意出钱,你还能拦着?再说你小儿子就这一个闺女,他难道还要把乐乐往外嫁?我看可以招郎上门,这样也不算便宜外人。”
“招什么招,树新没儿子不要紧,他有两个侄子,小军和小明以后还能不管他。”赵母可看不上上门女婿。
“唉呀,你家小明有本事,以后就是城里人,怎么会不管他叔叔,他小时候树新对他多好。”有和赵母不对付的人,就有和赵母关系好的站出来帮她说话。
“我家小明是好孩子,树新以后也不用担心没儿子。”赵母尽管才和小儿子为钱闹得不愉快,当着外人的面还是要夸赞他。
赵母显摆完还不忘提醒大家到正日子去家里吃流水席,这可是最重要的事。
赵家在紧张有序地准备流水席,赵母可没闲着,有很多事只有她和赵父能解决,比如请一些老亲过来喝酒。
赵小军从舅家回来,舅家那边倒是高兴外甥有出息,还说一定要给外甥送份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