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每次将做好的器物拉到城镇中贩卖实在是一件麻烦事,老木匠动了心思,想要重新回去县城开一间木工作坊。但白母却一直在心心念念着等待丈夫归来,并不愿离开村子,而白缎也不能丢下母亲,只能将此事一拖再拖。

——直到,北胡人终究被打退。

北胡人虽然彪悍,但终究还是根基浅了些,耐不住持久战,而大梁地大物博、民众甚多,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竟然当真在反应过来之后扛住了北胡的入侵,没有丢了自己的国祚。

当然,这一场艰苦卓绝的胜利,也离不开一位叫做周陌的年轻小将。

这名少年将军本是边关的一名偏将,当主将被北胡人骇得仓皇出逃、副将不敢主事担责、军队群龙无首时,他毅然决然得挺身而出,率领手下兵将与北胡人周旋,为朝廷赢得了调兵遣将的时机。

随后,他又在各个大小战役中奋勇杀敌、指挥若定,军功卓著,官阶也是一升再升。在朝廷无良将可用之际,周陌崭露头角,被朝廷委以重任,最终任命为平北将军,率军驱除胡虏,收复北方大片失地。

经过三年多的苦战,战事终于宣告平息,但大多数被拉上战场的战士——包括白缎的父亲——却再也没有回来。

由于战死者太多,朝廷连抚恤金都发不下来,或者说发下来、却又被官僚中途克扣?周陌将军看不过眼,将自己的家身俸禄全都拿了出来,抚恤自己麾下牺牲将士们的家眷,而白缎家也是其中之一。

这笔钱并不丰厚,但对于山穷水尽的平民人家而言仍旧是一笔救命钱。当白母从里正手中拿到这笔钱的时候眼前突然一黑,但她很快恢复了意识,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她对于丈夫的死亡早就有所预料,如今只不过是抛弃了那最后一丝期待。

确认自己的丈夫永远不会再回来后,白母果断贱卖了家中的田地,跟随白缎与老木匠一同搬去了县城,用抚恤金与这些年积攒下的银钱置办了店面。

白缎做木工、老木匠四处拓展生意、白母则负责看店,三人分工合作,日子倒是渐渐好了起来,唯独让白缎担忧的只有白母的身体,似乎愈发憔悴虚弱了下去。

很快,白缎精湛的手艺便得到了镇中诸人的认可,逐渐传出了名声,赚得钱也越来越多,只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好不容易打退北胡,却没有消停几年,便又开始作妖——而这一次,受害者是被一众百姓视为保护神的平北将军周陌。

周陌在将北胡人驱逐之后便留在北方镇守边关,北胡人被他打得元气大伤,又惧怕他的勇猛,数年来不敢再度兴兵妄动,而朝廷与梁帝也逐渐遗忘了曾经被北胡人吓得胆战心惊、夜不能寐的日子,再一次被安逸骄奢腐蚀了头脑。

周陌在民间声望极隆,甚至誉为大梁的保护神,全国各地都在称赞他的功绩,而北方更是只知周陌而不知梁帝。

这种功高盖主境况一直让梁帝不悦甚至防备,更何况兵权旁落一直都是君主的心头大忌。梁帝由于一直担忧北胡人再犯而不得不隐忍不发,只能暗中提拔培养自己信任的武将,分化周陌手中的兵权。当这股不满越积越多时,就差最后一条导火索,便能引起一场天崩地裂。

而这条导火索,很快便被人递到了梁帝手中——有人密信状告周陌私下里串通北胡人,意欲反叛。

这封密信自然是伪造之物,因为这名横空出世、脾气倔强又刚硬正直的平北将军不仅是梁帝的心头大患,同样碍了朝中诸位权臣的眼。

为了军饷问题,他数次在朝堂上与把持朝政的权臣发生剧烈得冲突,在拉拢不成反遭呵斥之后,一众朝臣便异常想要将这位手握重兵又“不识好歹”的将军拉下马。他们利用梁帝的猜忌伪造密信,串通同样欲除他而后快的北胡人,自导自演了这一出陷害忠良的“好戏”。

梁帝看到密信后勃然大怒,不管是相信也好、顺水推舟也罢,他终于决定趁此机会解决这条在自己卧榻之侧酣睡的斑斓猛虎。

不久后,梁帝急招周陌回京,而周陌生性老实直率,虽然曾被手下人劝说要小心梁帝兔死狗烹,却仍旧还是抱着尽忠职守的心思顺从返京。

然后,他便被梁帝以通敌叛国的罪名下了大狱。

梁帝本以为一切已然安排妥当,周陌被秘密处死后木已成舟,再加上通敌叛国的“罪证确凿”,就算民众朝臣有所不满也对其无可奈何。却不料这件事却被捅了出去,同样泄露的还有某位朝廷官员伪造密信、陷害忠良的始末。

顿时,朝堂民间一片哗然。万民请愿为周陌申冤诉苦,朝堂上也有人不满此事,向梁帝频频施压。

每次将做好的器物拉到城镇中贩卖实在是一件麻烦事,老木匠动了心思,想要重新回去县城开一间木工作坊。但白母却一直在心心念念着等待丈夫归来,并不愿离开村子,而白缎也不能丢下母亲,只能将此事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