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大清第一太子 时槐序 3297 字 2022-09-03

“我观皇上对你寄予厚望,恐怕要不了两三年就会让你议政。到时你权柄在手,又占了年岁上的优势。我就是再蠢,也不会干这种以卵击石的事情。

“太子,我愿意为你所用,但凡你的要求,都会稳稳当当给你办好。只求你助我巩固后宫地位,待得他日,封我的孩子为王,允我出宫做王府太妃,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

不得不说,乌希哈此番言语有条有理,很有说服力。五年后,胤礽已经十五岁,难道还会怕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当然,他现在也不怕。可他依旧没想过与乌希哈联盟。原因很简单,他不喜乌希哈,更不信任乌希哈。管她说得多漂亮,都不信。

“娘娘误会了。孤为兄长,不论七阿哥还是四阿哥都是孤的弟弟,孤亲近关照乃是应当应分。对成嫔待之以礼,多有恭敬,是因为她服侍乌库妈妈数年,尽心尽力。不单单是孤,便是汗阿玛,对其也心怀感激。

“至于前往永和宫,是因为四弟居于生母养母中间,身份尴尬。他对皇贵妃至诚至孝,却又难免挂念德妃。孤见他多有为难,便自作主张帮他一把。况且,说实话,永和宫德妃的手艺不错,做的点心汤水极合孤的胃口。”

乌希哈一张脸沉了下来,她将利弊都摆了出来,苦口婆心劝说了一大堆,结果胤礽还是这个态度,连声姨母都不称,只唤娘娘,一派疏离之意。

永和宫的汤水合口味?太子去永和宫就为了吃?鬼都不信!

胤礽:……我说的是实话。

系统:我能证明!他就是为了吃!

胤礽叹了一声:“娘娘,汗阿玛对孤疼爱有加,孤从未想过要与谁结盟。孤有汗阿玛就够了。娘娘还是请回吧。若是让汗阿玛知道你同孤说这番话,只怕……”

胤礽点到即止。乌希哈哪会听不出未尽之言。

她怂恿太子与后妃结盟,往小了说是暗中挑拨,太子得尽皇父宠爱,还要去与后妃结盟,岂不是疑心皇父?往大了说,是扰乱宫闱!

更别提她言语中透露,让太子日后允她出宫。

日后……何为此等日后,除非皇上……

乌希哈深吸了一口气,冷冷看着胤礽。这位不但没答应她,还反将了她一军。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太子!”

这两个字仿佛从牙缝里蹦出来。

再聪明再早熟到底也是个才十四岁的小姑娘,没办法做到喜怒完全不形于色,尤其是在气狠了的情况下。

胤礽气定若闲:“娘娘还是回去吧。孤累了,想休息了。”

说完,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

乌希哈脸色一点点皲裂,甩袖就走,一路上咬紧了嘴唇,气得大喘气,双眼气得赤红一片。

以为她想上赶着吗?乌希哈是真搞不懂脑子怎么想的。明明互惠互利,对他没有损失的事情,为什么就是不答应。之前对她就是这么个态度,今日更甚了。

乌希哈眼眶都红了,又恼又怒又觉得委屈。她在围场风光了几日,本以为回宫后能一样风光,哪知宫里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才平息,前朝又忙起来。

好容易皇上都忙完了,她想着这下总该想起她来了吧?结果皇贵妃叫了自家妹妹入宫陪伴,没两天直接封了妃,风头一时无两。

虽说皇贵妃位同副后,可到底是个副!她亲姐姐还是元后呢!凭什么她才得一个嫔位,佟家能得一个妃,直接压在她之上?

乌希哈越想越气,又见这些日子皇上对这位新晋的佟妃喜爱有加,她顿生紧迫之感,这才再次来到毓庆宫,想要拉拢太子,重获圣宠。

结果……

乌希哈咬牙切齿,狠狠啐了一口。

以为我只能靠你吗?呸!没有你,我乌希哈照样可以。从小到大,我乌希哈想要干的事,就没有干不成的。走着瞧!

对于乌希哈的壮志雄心,胤礽懒得管。他按部就班过着自己的日子,偶尔与陵光写信。山东马场的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

如今是冬季,不论南北都没了新鲜草料,所以工作早已停滞了下来。唐十九处理后续。陵光带着侍卫在周边行走。他想逛一逛顺治曾经到过的地方,看一看顺治曾经护过的河山。

也不知道是不是德妃灵泉点心的效果,往常每到冬日都要病几场的太皇太后,今年一直健健康康的。胤礽喜不自禁,更热衷于变着法子薅羊毛了。

十二月十七,赫舍里皇后的生忌。

因临近年关,前朝后宫都不得闲,康熙未曾大动干戈前往景陵,只在宫中祭祀了一番。难得的是平嫔娘娘亲手抄了七七四十九卷经书奉上,康熙很是惊讶,对她多了几分和颜悦色。当天晚上,康熙秉承着对赫舍里的情分,未曾宣召任何妃嫔,但两日后便翻了平嫔的牌子。

听闻消息时,胤礽正在做文章,笔触顿停。夏草张了张嘴:“太子?”

胤礽轻笑着摇头:“无事!”

汗阿玛宠幸谁,不是他一个做儿子的能决定的,更不是他能够插手的。胤礽也不想插手,只是有些意兴阑珊。本来以为平嫔有多聪明呢,他还等着多看几场宫斗戏。结果除了依靠他生母那点情分,竟没别的招。

赫舍里就算是张王牌,也是在他这个亲儿子手里才算。真以为随便一个没什么情分的妹妹都能凭此鸡犬升天吗?

呵!且让她先张狂两年,等往后乌希哈落败,她如今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罪状。

胤礽敛下眸中寒芒,低头继续做题。

后宫,乌希哈借此机会趁热打铁、迎头直上,宠爱日渐加深,竟与佟妃平分秋色,与其一同成为宫中两大不可小觑的新贵。

转眼至了年节。胤礽收到了一份索额图送来的巨额年礼,满满当当一匣子银票,足有二十五万两之多。

当初康熙特准索额图置办玻璃铺子,允他自己使用玻璃方子。实乃大清民营第一家。官方玻璃的产出大多用于权贵人家的房屋窗户或是富商的铺面柜台,再有便是大型的座钟等物件。

索额图的铺子最初也有座钟,但经过胤礽整改后,换了个方向,不与官方争利,只做小型摆件、吊坠饰品、女士花镜等,生意出奇得好。

后来,胤礽觉得当初为了制作第一批座钟和玻璃招来那么多能工巧匠,让他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利用起来,就说了好些玩具方面的创意。

他们举一反三,不但圆满完成了胤礽的任务,还钻研出了自己的路子,时常有新款推出。别说,销量一点也不比玻璃制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