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虽然说护肤品达不到,但是谢继宁还是记得防晒的,太阳大的时候,谢继宁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况且读书每天都是在学堂里面,几乎不劳作,这样的谢继宁细皮嫩肉,白白嫩嫩的。
所谓人靠衣装,师母对谢继宁又好,将谢继宁的衣服全换了一个遍,现在谢继宁的衣服都是花团锦簇,要么就是低调的奢华的,加上读书人所独有的气质,就显得谢继宁如同金童玉女中的金童一般,格外出众。
谢继宁将弟弟递给小李氏,小李氏连忙接过,然后用审视的看向侄女,心里告诉自己,不是自己攀高枝,而是这侄女确实不好,宁哥儿抱了那么久的弟弟,这个侄女也没有想着换一下,有点不体贴。
在此之前,小李氏素来疼爱娘家的这些侄子侄女,梨花勤劳能干,小李氏每次回娘家都要夸奖的,还要带东西的。这下被张氏提了接亲这件事之后,小李氏看梨花的心态就变了。
小李氏对娘家的哥哥弟弟一向迁就,但是涉及到儿子谢继宁的利益,在一听到娘家提的时候,就下意识的拒绝,由于一直以来的习惯,拒绝之后又觉得对待娘家愧疚,不敢否定娘家不好,只能对侄女挑刺。
谢继宁小舅李承贵高兴的说道“爹娘妹妹,宁哥儿可聪明了,他出了一个主意,我大伯送他好多鱼呢。”
张氏见跳脱的小儿子一进门就张嘴叽叽喳喳的说,满脸笑意的问“哦,宁哥儿出了什么主意啊。”
“宁哥儿说鱼塘里面的塘泥是肥料,用在稻田里面能长稻子呢,还说了什么桑树,养鱼的。”
李守田打断小儿子的话,直接问谢继宁道“宁哥儿,你小舅舅讲不清楚,你和外公说说这底肥是怎么回事儿。”
谢继宁则是再次讲了鱼塘底肥的好处,并且还特别强调了稻田养鱼,在板桥或者桥头附近,谢继宁都没有看到过桑树。
之前在布庄的时候,周掌柜告诉谢继宁,怀安县都没有养蚕的人家,丝绸衣服都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所以价格有点贵,想来自己一下子想什么桑基鱼塘有点不切实际,倒是稻田养鱼可以试试。
“外公,可以拿一块地先试试,如果成功了。就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李守田道“我想一想想一想哈”
“外公,我先把要点告诉你一是要选好放水的田,可不能干了;二是田埂要搞宽,还要拍死,不能让人挖了,三是养鱼的稻田插秧的沟要宽一点,之前的五沟现在四沟的样子,四要留一块两大步长宽的坑,就挖在入水口,挖深一点,不要插秧,这样鱼也有地方休息。”
“宁哥儿你说慢点,我记不住啊,”
谢继宁重复说上一次,才说到一半,就听到李承荣担心的问“这稻秧栽那么宽,稻子都要少打几箕斗。”
谢继宁认真的解释道“舅舅,这样的秧隔得宽了,光照就更好,肥料也吃得更多,稻子又高又大。”
“这鱼把稻草吃完了怎么办”
“这就有很多讲究了,挖鱼坑就是为了这个,这稻田里面养鱼啊,草鱼最好养,咱们这里也是草鱼多,所以适合养草鱼,草鱼爱吃草。
“稻田养鱼肯定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放育苗到稻田了,那样稻秧就被吃了,嫩根下的土就被钻空了,长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