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高明还以为是想说自己今天没去接机,解释说:“早上有个重要的客户来。”

其实接不接的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方海觉得自己还是讲道理的人,挑刺也不能胡来,说:“是问你有没有空接单子?“

把他当什么人了,一张嘴就要“问罪”吗?

高明讪讪笑,说:“肯定有的,公司忙得过来。”

方海前阵子看他脚不沾地,奇怪道:“你确定吗?”

别是在他面前逞能才好。

高明当然是确定的,说:“刚入职一批新人,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练练也能上手。”

赵秀云都差点忘记问,听见这句打断道:“是上次讲座的结果?”

那可真是值得好好说一说,禾儿兴奋起来道:“《震旦小报》以讲座为开端,发了一篇关于‘自主择业’的报道,还采访了我们,用词犀利,直指分配制度的不平之处,反响很大,之后会登在《民报》上。”

《民报》可是中央直属,各机关都要订阅,夸张一点,全国读报纸的人,三分之二都订阅,可见之后会有多大传播力。

历来笔杆子才是搅动风云一只手,应届生里不乏受触动的人,总会有愿意出来试试的。

高明的公司设立在联合大楼,做的又是现在最热门的进出口,招到的新职工是最多的。

像禾儿,基本就没招到什么人。

正经师范读出来的,都会分配到各校去,平常再出来做个兼职,一个人挣两份钱,岂不美哉。

要换个气量狭小些的,说不准觉得是为他人做嫁衣,但他们之间本来就不分你我,更何况这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