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了!”
大家伙儿都听的真真的呢。
尤其是学校的几个年轻老师们,本来他们大冷天的到村里来干啥?
不就是为了能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书读,将来可以改变命运?
这歌沈老太倒好,自己不开窍,还用资产阶级那一套来打骂孙女,背后编排他们校长书记,真不是个好玩意儿。
这样的资产阶级作风一定要纠正!
老校长也很气愤,他气的不是沈柳说他是大傻子,他是生气,沈柳身为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太,对于知识文明的蔑视和亵渎。
很不幸地,因为沈柳的“资产阶级蔑视无产阶级知识文化”思想,被公社抓了典型。
以后的很长一段日子里,沈柳就要跟村里抓住的几个流氓混混一起,当着全村人的面各种检讨忏悔自己犯下的错,还要每天写忏悔书,不会写就跟着画也要画出来。
于是,大溪村就经常出现这样一副场景。
沈柳耷拉着脑袋,站在村口的土台子上,跟着几个小年轻一起大声忏悔,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村里的人就在下面指指点点。
“老王家的大小子咋也被批了?”
“这臭小子不学好,在城里偷看人家姑娘被抓了!”
“哦,那老刘家的小三是为啥?”
“这小子更不是个好的,偷摸隔壁村花寡妇的屁股!”
“嗨,这群败类!”
“革命臭虫!”
“沈家老太呢?她偷看人老头洗澡了?”
“不是,她更丢人.......”
听的人就连连摇头:“你说这老婆子,这嘴巴咋这么碎呢,惹祸了吧,真是丢人。”
“可不是。”
沈柳:“.........”
……
沈柳的事儿在村子里传开,传到沈荷耳边的时候,是许春秀挺着肚子把这事儿当笑话一样讲给婆婆听。
沈荷乍然听到这个事儿,一时还没反过神来。
过了一会儿才琢磨过来,老二家嘴里的姜大福他娘,可不就是原书里跟沈老太前后脚嫁到大溪村的堂妹?
在她的印象里,原主这个堂妹是叫沈柳?好像对沈老太挺不服气的。
按理说,沈老太和姜大福他娘,也就是沈柳本是同一家的堂姐妹,在娘家一块长大,又都嫁到了大溪村,本来两姐妹应该感情相厚,亲如家人才对。
可惜,沈老太和沈柳互相不待见,两人从小相比较着长大,嫁人后两家也是交往甚少。
沈荷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不过,这老二家的整天挺着肚子,东家逛逛西家看看,没事儿就嗑瓜子跟呱呱鸟一样着说村里人的闲话。
这个毛病可不能惯。
老姜家不能养个只会嚼舌根的长舌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