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姐,看看这两孩子,我心里真亮堂。”
“可不,俩孩子感情好,咱们啊得抓紧给办喜事儿了。”
“说不定,过两年咱们就当奶奶姥娘了。”
“那感情好,我给小孙女做小裙子!”
“我给外孙女穿花棉袄!”
“哈哈.......”
两位老母亲喜上眉梢,放佛看到了白胖可爱的小孙女(外孙女)正朝自个儿笑。
赵满&姜四:“..........”
您俩老太太想的也太早了。
还有为啥一定是小孙女不是小孙子呢?
当然了,这话姜四可不敢当着俩老太太的面讲出来,不然老母亲,该削他了。
清水县的胡同特别多,母子俩从柳树胡同出来,顺着县上的大道走了一里多,在县供销社的后面,拐进了个清净的胡同。
胡同口有颗硕大无比的梧桐树,飘飘扬扬洒下些许落叶,更是给这个小胡同添了几分秋意。
“娘,就在前面呢。”
好大儿搀扶着沈荷慢悠悠走在路上,别看老太太一路上不咋说话,其实心里都留意着呢,小四选的这个胡同就挺好,前头走出去就是闹市,走进胡同又能寻得一片清幽,看这胡同一水儿的独门独院,一看就知道周围住的人家,家境都不错,自家住自家的院,以后小四结婚了有了娃儿也不用因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计较了。
这会儿正是大上午的,胡同里的人家大多在家休息。
胡同里安安静静,母子俩在一处半新的小院子前停下了脚步,掉漆的院门上挂了锁还落了灰,看样子应该有段时间没人住了。
来之前,姜四就跟老母亲说清楚了,这个小院子啊,本是县里一对退休的老夫妇住的,老夫妇都是县文化馆的,去年退休了,本想在家里颐养天年的。
没想到啊,在京市当高中老师的儿媳妇怀孕了,家里要添丁了,老两口自然欢欣,收拾东西去了京市。
一去才知道,儿子小两口就挤在筒子楼一间单人宿舍里,狭隘窄小不说,就是那走人的过道里也凉满了洗晒的衣裳,拧干了也滴答落水,走廊上常湿漉漉的,门口备一把拖把,时不时擦一下还是滑,楼里有好几个老太太下楼的时候都跌了。
这可咋好,儿媳妇还怀着娃呢,要是也摔了,那可就不好了。
正好儿子在的高中有一批新员工宿舍,说是学校照顾外地来的老师,要是有条件的可以自家贴补一些钱,学校再照顾一下,符合条件的就能分一套一室一厅的新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