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娘这才眉开眼笑,把在外屋儿里的孩子们叫进来,各分了一兜兜炒栗子。
崽子们甜甜道谢,把二大娘喜得啊,嘴巴都合不拢了。
这会儿外头有了风,黑娃儿拖了凉席去了廊下,大丫带着妹妹们光着脚丫在凉席上玩。
蛋娃儿嘻嘻笑着拿着小扫把,把廊下扫了扫,又铺了另一张凉席,放上小枕头跟黑娃儿哥俩歪在上面,冰冰凉凉可舒坦了。
没一会儿小哥俩打起了小呼噜。
大丫则当起了贴心小姐姐,扒开炒栗子,拿着果儿放进四丫嘴里,栗子用冰糖炒了,吃起来香香软软,四丫大眼睛一亮,忙朝大丫笑笑,表示还要吃。
双胞胎也笑嘻嘻在凉席上扒栗子吃,小姐妹四个你一个我一个吃的香甜,二大娘看着这满院的生气,那家伙儿老羡慕了,一个劲儿地跟沈荷絮叨,荷啊,你可真有福气啊,人丁兴旺,儿孙孝顺,有福,真有福。
老太太点点头,沧桑抹了把脸儿,“嗨,是挺有福气的,就是孩子们太黏人了。”
二大娘可就不理解了,这是咋啊,孩子们黏人还不好啊,要是她家牡丹荷花也能跟小时候一样黏糊她,那可真是做梦都要笑醒喽。
行吧,等到下午,二大娘亲眼目睹,姜家哥仨是咋追在老母亲屁股后面颠颠儿伺候,撵都撵不走的蠢样子,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我滴个老天爷哎,咋说啊,腻歪啊,太腻歪了,这么甜蜜的负担,她老婆子还是不要了,受不住啊!
“..........”
晚上姜四归家,一家子又是一阵热闹。
在县机械厂这样的大厂,当班的司机是没有婚假这一说的,尤其姜四还是司机队里的骨干,新婚第二天就得急吼吼去厂里上班。
好在上头领导也知道这小子才刚结婚呢,血气方刚一年轻小伙子,刚开了荤哪离得开媳妇儿?
这不,今个儿姜四只往隔壁县送了一趟货,几百里路,开着车当天来回正好。
这家伙儿一回家,跟姜大姜二哥仨高兴喝了几杯小酒,到了晚上就抱着媳妇儿松不开手了。
媳妇儿面如桃花,嗓子又娇滴滴要哭不哭,姜四又来了精神,到最后赵满腿软儿下不来炕了,气得在姜四背上狠咬了一口,软绵绵骂道,“王八蛋!”
姜四哄着媳妇儿,“好,我是王八蛋,我看看,我就看看。......”
赵满:“.......”
转眼到了三日回门,一大早地,姜四小两口就起来了,老姜家早早给准备好了回门礼,
一只脖子上扎好红布条的老母鸡,一篮子鸡蛋,这是家里给准备的,姜四另买了两包点心,一包干部烟,点心给丈母娘,干部烟送老丈人,完美。
小两口吃了早饭,临走前去堂屋向老母亲辞行,沈荷笑着点头,给赵满塞了个红包,温声叮嘱了几句话,又道要是想家了,就在娘家住几天,等到有空了再归家。
赵满听到婆婆柔声道,“孩子想家了吧?”登时就红了眼眶,算起来她如今也才二十岁呢,这要是放在现代,还是刚上大学的年纪,还能多陪父母好多年,这就嫁人了,就是婆家人对她极好,猛然离开生活了二十年的父母,来到陌生的婆家,嫁为人妇。
这其中的种种酸甜苦辣是外人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