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熹下意识的伸出了手对方青说,“合作愉快!”
看着眼前突然伸出来的手,方青尴尬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能够也同样伸出来说了一句,“合作愉快。”
两个人的手隔着一张桌子,隔着两个拳头的距离。
跟人握手这个习惯还真是一个毛病,得改,看着两只手之间尴尬的距离,她头疼的想。
除了将医馆改名之外,赵书熹还做了一系列宣传,在这个时代宣传所耗费的东西是最少的,现在很少有人宣传,一家新店开业,敲锣打鼓的就算是很大的宣传手段了,而赵书熹要做的宣传需要的成本更低。
需要找一些人给他们一些铜板,让他们在人多的地方说一说就说医馆即将重新开业,而且赵书熹也会在医馆坐诊。
这两个消息都是真实的消息,对于那些随口说说的人来说,只需要说一两句话就能够赚到铜板,这笔生意没什么不好做的。
赵书熹要在医馆当坐诊大夫这个消息正式的传开来,许多百姓都慕名而来,在之前那个案件发生之后,赵书熹的医术本来就已经被人口口相传,大多数百姓也只是来试试运气。
要是赵书熹的医术真的有说的那么灵的话,他们日后也好多一家医馆选择,若是不灵,他们花费也花费不了什么。
而往往那些只来了一次的百姓,第二次第三次也会选择这家医馆了。
不说其他的,这家医馆比起其他的医馆来说布局较合理,许多一旁有候诊区这些人,要是来得多了,还可以在旁边坐着等,而且每一个人都是按照排好队的顺序来问诊的,不管来的人是贫穷是富贵,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得按照这个规矩来。
其他医馆有些老大夫对待病人的态度有些差,这些老大夫都是有经验而且德高望重之辈,对有些病人自然也不会那么有耐心和赵书熹不一样,无论是对待谁,她都是笑着耐心的回复。
每一次开药之前都会详细的了解病人的病症,对症下药,而且这家医馆的收费也并不高,唯一让那些病人们不满的就是赵书熹的坐诊时间太短了。
毕竟赵书熹每天都要从村子里来县城里,又得从县城回到村子,这每天都要留出时间在路上。
方青没有想到赵书熹来了之后,短短几天时间,医馆便蒸蒸日上,也曾想过炫赵书熹留在县城里,每日赵书熹要在路上耗费的时间确实有一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