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财迷。
他们的账单,自然是他们自己的生意,朝廷的账单估计也送到了圣人那里。
赵棣觉得,圣人应该也是不淡定的,毕竟他们自己的工厂有限,很多商品在提供给百姓后,存货都是有限的,而朝廷的盐,那可是数量庞大,量变必定引起质变。
这时候,圣人的确得到了今日的账单。
圣人也派人去看了今日的糖酒会,如何的盛景他大概也有个数。
只是等打开账本后,目光停在利润那里愣是半响没有动。
咳嗽了一声,这才合上了账本,还装模做样地说了一句“还行。”
这可是仅仅一天的利润啊,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诸国的商人前来。
他算是明白了,莫少珩那句“以天下之财养我北凉”的份量了。
原来,商业竟然这么赚钱。
圣人都不由得感叹,天下可得太平啊,要是打仗,这商业定是会被影响,无以为续,这得少赚多少钱。
圣人又将目光移动到桌上的一张奏章上。
这奏章是诸位大臣让圣人早日立新储君的折子。
自赵岚被废之后,太子之位空悬,自然不是个事。
大臣们的建议也有很多,虽然隐晦,但多少也表达了一些意思。
比如,有些人觉得,按照规矩,王皇后的幼子当被立为新太子。
但又有人觉得,王皇后的幼子实在太小了,希望圣人三思。
当然,虽然立储事关社稷,但依旧得圣人说了算,只要立的这个皇子没有明星的不妥,大臣再多的意见都没有用。
但不知道为何,圣人却将折子压下来了。
似乎有些悬而不决,这也造成了,除了赵棣,因为和莫少珩成亲这样的事情作梗,以及无心皇位的赵焰秋,其他各皇子现在明争暗斗得颇为厉害。
圣人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诸位大臣也无法揣摩圣意。
倒是燕王府,没有半点这方面的压力,就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莫少珩忙完糖酒会的事情,现在正忙着秋收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事情是,莫少珩和赵棣,去将欠朝廷的钱,一次性还清了。
以前,还有不少人担心莫少珩还不上钱呢。
今年的秋收,太不一样了。
因为……莫少珩种得太多了。
原本还因为赚了钱,美滋滋的莫少珩和赵棣看着又跟流水一样花出去的钱:“……”
因为莫少珩去年承诺,别人帮他种甜菜,黄豆这些,他会用市场价进行全部收购。
别人,种得有点多啊。
莫少珩就有些不好意思了,“等卖出去后,我们又是有钱人。”
赵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