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莫少珩去找了圣人。
圣人的立场是北凉,他会在贵族和寒门之间端平一碗水。
只要是对北凉好的,最能说服的对象,反而是圣人,而不是贵族。
莫少珩讲了一番大道理。
也透露了一些,朝廷之上,要是大部分都是圣人的学生,也是对皇权的巩固。
综合起来,圣人最终才独断,许下了这一条。
此时,不仅寒门,连贵族世家皆是震惊的。
天子门生?
他们都以为自己看错了,但这四个字,就是这个意思啊。
沸腾。
无论是科举制度的完善,还是寒门即将入仕,都比不过这四个字来得震撼人心。
相信,除了凉京,各地也同样会处在无法言语的震惊之中。
这才是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吧。
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开始。
这句话其实是有些贬义的。
就像说是读书不是为自己而读一样。
但现实就是这样,大部分读书人从学校走出来,一身本事不也是卖给了资本家?
都是为了生活生存,也莫看不起古人,也莫说别人志短或者甘愿被奴役。
或许被帝王奴役,比被资本奴役还要高尚一些呢。
随着告示的解读。
也开始有人传开,说这科举制度是莫少珩提出来的。
三公变法,莫少珩为寒门提出了科举选仕。
寒门子弟,其实对莫少珩是有一些好感的,为何?
因为图书馆。
现在凉京的寒门子弟,手上的书,多数都是他们自己去图书馆抄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