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嬛让小厮给主院的陈枋跃带句话,带着晴子和奶娘出门去。
街上积雪深,各家都在清理各家的门前,他们正前方是家卖粮食的铺子,一打扮端庄的妇人站在街边用竹竿撑瓦上厚厚的积雪,站在妇人边上玉雪可爱的小人拍着手围着妇人转:“娘,娘,我要吃糖葫芦,你答应了的,大人不可以骗小孩子。”
他小手小脸胖乎乎,跟糯米团子一样,说到糖葫芦小嘴吧嗒吧嗒地砸,让不远处的沈嬛都忍不住想笑。
端庄妇人拿着长竹竿,被糯米团子转得眼晕,又怕竹竿打到他,只得停下来跟他道:“那等娘忙完给你拿糖葫芦好不好,要是你一直围着娘转来转去,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忙完了。”
还不到大腿高的孩子,脆升升地答了一句好,眨着大大圆圆的眼睛在旁边看着瓦上的雪,夫人撑下来一块拍手一下。
沈嬛望着糯米团子,跟吴氏道:“若是买粮施粥,就来这家粮铺买。”
“好。”
过了那家粮食铺子,过四五百米,就到了抱翠楼。
大冬天的抱翠楼也没有关门,里面还有一个年轻客人在挑选簪子。
沈嬛看着那个明显已不是熟面孔的抱翠楼的小厮,抱着手炉走上前去。
小厮热情地迎上来:“客人来得巧,我们抱翠楼的师傅新做了几只钗,用的是南陵国的怀玉,客人一定不要错过。”
沈嬛挑了挑眉,扫了眼除了人什么都没变的铺子,对他道:“拿来我瞧瞧。”
小厮刚才只顾着招呼客人,低着头,没看到沈嬛的面容。
现下看到了,不由得愣了愣,跟踩在云朵上一样,浑身轻飘飘地:“客……客人请看……”
他手发软地取出几只盒子,放在柜台上。
*
第22章
沈嬛看了, 这几只盒子做工精美,用料上乘。
打开后,里面的怀玉钗露了出来。
沈嬛取出最左边一只, 浅紫玉石雕成精致的亭台楼阁样式, 两股钗身略微带了点弧度,贵重不失灵巧。
第二只意趣味更足,取了故事里金三娘怒斥白牡丹那一则。
做工不错,雕刻的师傅看得出是个很有技艺的老师傅, 但这料子嘛……
沈嬛用过的好东西不知凡几, 又在沈与深的熏陶下见多识广,从来没听说南陵国有什么好玉,只在一篇冷门至极的游记里见过几句描述。
南陵国虽没有玉,却有假玉。
这种假玉与玉石十分相似, 单凭肉眼,甚至比一般的玉石水头还足, 颜色更加艳丽。
但假玉一经开采,不到三五年颜色就如泼了水一般斑驳散去, 所以那位写游记的游侠初去南陵国看到那里的人对“美玉”弃之如敝履不解, 略一了解便感可惜。
沈嬛没想到,这店里会有这东西。
沈嬛边上来买首饰的年轻女子对这几只钗很是喜欢, 连忙招呼小厮拿给她看,挑来挑去, 最后买了那只浅紫玉石雕刻成亭台楼阁样式的玉钗, 爽快地付了银子便走了。
小厮对沈嬛道:“我们铺子最近收了不少好玉, 卖得都不错, 夫人可有看中的。”
沈嬛摇头:“我想见见你们掌柜, 他在不在。”
“夫人想见我们掌柜的, 可是有什么事吗?小的可以代通传。”
“我与你家掌柜怕是认识,你只管去禀报。”沈嬛说着,让奶娘往小厮手里塞了二两碎银。
小厮在抱翠楼里做事,一个月哭死累活才两百一十文,二两银子差不多是他小半年的工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