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帘放下,郅玄独自坐在案旁,单手托着下巴,手指一下下摩挲竹简,嘴角不自觉翘起,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最初是意外,更像是场误会。如今来看,他的的确确是赚到了,一点没错。
翌日,属官们精神抖擞走进大帐,准备继续战斗。不想郅玄和赵颢拦住众人,各自递出竹简,示意大家传阅。
竹简上的内容简单明了,言明两人结为婚盟,只定婚姻,不言嫁娶。
确认自己没看错,属官们愣在当场。
只定婚姻,不言嫁娶?
“未有先例,自无不可。”
潜台词就是,没有史料记载不能这么做,那就自然可以做。
宗人和史官对视一眼,这还是他们当初想出的理由,未料想被两位公子拿来活学活用。
众人仔细想一想,事情的确如此。
即使是最古老的婚盟,也只记载诸如婚姻、结盟一类的词语,并未严格规定必须嫁娶。以郅玄和赵颢的身份,这种平等结盟的婚约方式,的确比强行定下嫁娶更为有利。
属官们各自思考,仔细斟酌一番,和同僚交换意见,都认为此事可行。
“公子智慧!”
属官们达成一致,没有任何异议。
解决最难的问题,众人抓紧时间,开始商议婚姻相关程序。虽然不嫁不娶,聘礼嫁妆仍要准备,还要两样一起准备。这样才能保持绝对的平等,顺带展示本国财力。
宗人和史官都在忙着记录。
前者是要记下每一个细节,以便传于族内。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大家都能有个参考。
后者则是奋笔疾书,对郅玄和赵颢的智慧和决断大书特书。若非开篇写下婚盟二字,观者八成会以为他在给两位公子合并作传。
对此,史官表示不用怀疑,他就是故意的。
郅玄和赵颢屡开先河,遇到这两位,祖辈传下来的行文格式统统无用,他只能自己摸索。既然没有参考,那该怎么写全由他自己说得算。至于后来者会如何想,会不会头疼,同他无干。
自从发现坑人能让自己舒爽,史官毅然决然释放出性情,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彻底放飞自我。
第五十七章
关于聘礼和嫁妆的商讨,足足进行了三日。
在此期间,双方属官不断加码,发誓要压对方一头。
北安侯对赵颢的婚事早有期许,在出钱的事上自然不会吝啬。赵地属官财大气粗,各个底气十足,就差把竹简替代金,一卷就是一箱金。
郅地属官不甘示弱,虽然西原侯还被蒙在鼓里,但事情定下,他不想拿钱也必须拿。在给西原侯挖坑这件事上,郅玄熟练,他手下的下大夫们有样学样,也一天比一天娴熟。
甭管西原侯是否情愿,先把价喊出去,哪怕为了大国的面子,他也必须拿钱!
看出属官们的打算,郅玄不免叹息一声,渣爹属实可怜。但也没打算出言阻止。坑爹的事有一有二,自然就会有三有四。何况西原侯在对儿子的态度上属实是渣,坑起他来,郅玄丝毫不会不好意思,更加不会手软。
三日过后,到第四天,属官们终于商量出具体章程,最后定下的数字称得上十分惊人。
郅玄和赵颢都是聘礼嫁妆一起准备,按照嫡公子的标准,两人加起来比得上中等诸侯国两三年的税收。
这且不算。
依照属官们的建议,财物之外,还需要有场地。
西原国的地界不能动,北安国的地界也不行,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也必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