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诸侯面前,王族不敢兴起刀兵,明显处于劣势。换成仅有两三座城池,三军凑不齐万人的小国,王族必然不会客气。
葬礼之前,中都城掀起战火,王族私兵靠数量战胜氏族,逼迫政见不和之人远走封地。
太子淮初现峥嵘,给诸侯留下极深的印象。
经历猎场变故,国君们对他有了更深层次了解。
尤其是依附大国的小诸侯,他们为自身考量,更加期待会盟事成。唯有四方大诸侯联盟,才能彻底压下中都城气焰。
心思表现在行动上,十多位小国国君齐聚,互相试探心意,确信大家在一条船上,先一步立下誓约。其后各方串联,借姻亲、盟友等身份过营,说服更多诸侯加入进来,推动会盟尽快实现。
对于国君们的行动,郅玄看在眼中,无意在明面上插手。
第三场祭祀结束后,他同赵颢会面,商议会盟时间地点,抓紧完善会盟章程。
计划中,会盟由四大诸侯共同主持。四人之中,郅玄仍居首位,这是实力决定,不容置疑。
“君以为如何?”郅玄将相关细节刻在竹简上。林林种种,经过几番修改,刻好的竹简装满六只大木箱。
赵颢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展开竹简细看。
从头至尾浏览一遍,他对多数内容没有异议,手指定在会盟地点,轻轻敲了一下。
“祥地?”
“然。”
祥地靠近中都城,境内多河流,能开辟大量田地,却数百年来无人问津,成为一片无主之地。
人王分封之初,祥地本属大氏族,一度丰饶富裕。
四百年前,祥地发生战乱,战后又出现瘟疫,分封该地的氏族直接灭族,属民或死或逃,以至于城池倒塌,田地荒芜,数百年间杳无人烟,唯有野兽聚集。
时至今日,仍无人愿意接手该地,实在认为不祥。
郅玄反其道而行,将会盟台建在该处,比邻中都城,威慑王族,还能打破数百年的“魔咒”,何乐而不为。
听完郅玄的解释,赵颢陷入沉思。
良久,他才合拢竹简,郑重道:“会盟今岁可行?”
“可行。”郅玄颔首。
天下诸侯齐聚中都城,此等盛况少之又少。
人王葬礼之后,马上是太子淮的登基仪式。不出意外地话,各国国君将在中都城停留至初冬。在诸侯归国之前,往祥地举行一场会盟,时间上有些仓促,却不是不可行。
“会盟台需提前搭建,人手也要提前安排。事情无需隐瞒王宫,王族派人见证也是无妨。”
诸侯会盟,分天下之权,本就是撼动王族根基。
郅玄不认为事情能隐瞒,也没隐瞒的必要。
如果王族派人,甚至是太子淮亲自前来,他照样欢迎,真心实意,不打半分折扣。
让对方尽早看清现实,明白自身处境,避免猎场内的事再次发生,中都城和天下诸侯方能和平相处。
除非必要,郅玄不打算让中都城消失。
至少目前不行。
时机未到,步子迈得太大绝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