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上台演讲于他而言,跟吃顿饭一样轻松。

演讲毕,会议厅内掌声如雷。

段书桐听得很认真,每一位学者上去阐述思路的时候,他都用笔记下来。

整场会议下来,他收获颇丰。

会议结束,他跟随团队打算离席,姚庆匀忽然走过来叫住他,“小段,安斯特先生想和你聊聊。”

拜读过那么多著作论文的段书桐,对安斯特这个名字当然不会陌生,他心中一惊,目光落在姚庆匀身边的外国老头身上。

身材中等,面目慈祥,尤其是一双蓝色眼睛,透着睿智和包容,让人轻易生出好感。

他主动伸手,“您好,安斯特先生。”

安斯特紧紧握住,“真是令人惊叹,‘复藏’的研发者居然这么年轻!”

他松开段书桐,目光中满是对青年的赞赏,诚挚邀请道:“段,我想,和天才交流一定会产生美好的火花,不知我有没有这么荣幸?”

段书桐轻笑,“您谬赞了,这是我的荣幸。”

他可当不得“天才”之称。

鉴于第二天就得飞回华国,段书桐和安斯特的学术交流也只有晚上的几个小时。

但就是这几个小时,让段书桐受益匪浅。

他深刻认识到眼前这位老人的造诣之深,也察觉到自己的不足。

回程的飞机上,段书桐沉下心来,将思路从头到尾捋了一遍,不断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受他感染,邻座的韩令都不敢大声喘气。

段书桐的思维仿佛被打开了闸门,灵感源源不断,直到下飞机,他还拿着纸笔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