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赚?”
顾觉非感了兴趣。
马车载着他二人,从这暮色四合的街道上行过,有轻微的摇晃,让陆锦惜的目光看起来也有几分闪烁。
她注视了顾觉非片刻,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顾大人缺人来做,我正好想做。”
“如今边关上是什么情况,我已经派人打听过,且琢磨好一阵了。若说是什么行商的能力,我自然是没有的,可有时候有钱便行了。只准备寻得一两陕甘一带的大商行,我出钱,人出力,往来运送货物。商行出面,我不出,背后收钱便是。”
“只要朝廷,或者说顾大人这里愿首肯,这便有第一个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才续道:“只要有第一个,且真的有利可图了,商人们自会跟上的。且匈奴也颇有一些东西,可以贩卖到中原来。届时我得利,顾大人的事情也可顺利施行了。大人新官上任,缺的不就是这个吗?”
武将需要战绩,文官需要政绩。
理蕃堂的事情事关两国,甚至关系到大夏与周边的安宁,若做得好了,顾觉非便是千秋百代的功臣,做不好那边是遗臭万年的罪人。
而贸易则是重中之重。
陆锦惜这话,看似说得简略,可顾觉非却听了个清楚明白,看她的目光一时更深了些许。
有那么片刻的沉默。
过了许久,才微微低垂了眉眼,勾起了笑容来,声音低沉醇厚:“陕甘一带,接近边关,也受战乱的威胁。那边的大商人,在连年战祸之时都靠给朝廷供给军需获利。那耶扎死后,两国休战,他们便没了生计来源,如今更逢议和,军需不再有,中原的商机又被晋商、徽商所占,再发展极难。所以你瞅准了他们。很聪明。”
说这些话时候的顾觉非,不是陆锦惜素日熟悉的那个顾家大公子,而是真正的理蕃堂主事,那个探花及第、心有天下的顾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