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众人瞧见君少优缓步而来,俱都诧异的起身见礼。君少优摆手笑道:“你们聊你们的,我只在旁静静听着。”

众人面面相觑,立时明白过来。他们几个身为庄麟最信重的幕僚,自然知晓这位王妃在庄麟心目中的地位。况且北匈奴征战一事,君少优也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才学谋算。因此众人对君少优此时旁听举动并不排斥。其中一位名叫沈如山的幕僚主动说道:“之前朝中官员纷纷上奏,认为陛下应该从大局出发,应允平阳公主前往北匈奴和亲一事。但自从安乐长公主发话过后,如今大半官员三缄其口,并不再执意上奏恳请陛下下旨和亲。这倒是非常符合我们的盘算。”

以永安王府目今所掌控的权势局面,自然是不想横生枝节的。所以当初陈悦兮才能这般轻易的在京城之内四起谣言,虽有二皇子一脉防不胜防,却也有永安王府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甚至于关键处浑水摸鱼的缘故。不然的话,区区几个不成气候的前朝余孽,怎么能在短短时间内引起轩然大波。

不让平阳公主顺利和亲是永安王府的目的,至于能让平阳公主与皇后二皇子一脉横生嫌隙,自相残杀,实可谓意外之喜。只是这些暗中的手段却还不够,永安王府还需要更鲜明果断的立场。

“于私情而言,王爷身为陛下最为器重的大皇子,身为平阳公主的兄长,自然要友爱弟妹,不能让公主受委屈。身为大褚军方将领,王爷手掌军权,更不能为那些禄蠹小人所逼迫。区区匈奴蛮夷,不过是我大褚手下败将,单于克鲁更是唯唯诺诺犹如丧家之犬,如今却敢肖想我大褚最尊贵的嫡系公主,实在是痴心妄想,其行可诛。我大褚热血男儿十万万,岂能容忍尔尔蛮夷以社稷安稳相要挟,逼迫朝廷将公主下嫁。”

房内众人不觉点头称是,庄麟笑眯眯向沈如山说道:“既如此,你便写个折子来,咱们呈上去就完事了。”

闻言,另一位幕僚邬自清抚须说道:“王爷说的正是。安乐长公主乃是巾帼英雄,她之见地自然深远契阔。其实我永安王府一脉也是极不赞同以女子终身之事换取国泰安平。当然,我等也不以为区区女子之身能做到如此。只是咱们永安王府与皇后一脉向来关系微妙,顾忌多多。因此在这件事情就不好表态,如今王爷如今既已回京,又态度坚决的反对公主和亲一事。我等深以为然。但在下以为,该如何上书奏明陛下,还需从长计议。”

既要表示出己方不赞同和亲的态度,又要让人觉察出永安王府一心为公,而不是惧怕二皇子一脉得了北匈奴的势,更不是人云亦云讨好安乐长公主。最好还能趁此机会阴二皇子一把,才不负众人辛辛苦苦将水搅得这般浑浊。

这些东西,也是此前君少优最为谨慎思虑的。

只是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整个下午,诸多谋士幕僚在书房里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将原本就周密的计划重复推演数次。直到月明星稀,众人才算是筹划完毕。君少优早已吩咐下人备好了酒席宴请众多幕僚,他自己却回了后院儿陪沈青棉吃晚饭。

沈青棉在护国公府万事不理,隐忍淡漠二十多年,其秉性却并不真的淡漠隐忍。尤其是这一个多月相处下来,没了护国公府和杨黛眉的逼迫压制,君少优发现沈青棉实也是个爱说爱笑的性子。却不知道这二十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令一个人如此强硬的压制了本性,做个不闻不问的木头人。

君少优心中十分好奇,却不敢当面问询,只好于暗中悄悄派了人手各方打探。只是沈青棉自嫁入护国公府二十多年,一直低调平淡,叫人查不出任何事情。而再往前的,则有前朝战乱纷纭,物是人非,更不好寻查。

君少优因想到之前沈青棉看到萧丞相的异状,不免心中一动,遂叫人打探起丞相萧清绝的往事来。毕竟,若同一个足不出户的公府姨娘相比,三甲高中,大起大落,且素有“三绝”之才名的丞相萧清绝更容易查访。

君少优暗中举动沈青棉丝毫不知。只是这一个月的游玩散心,着实让沈青棉回忆起了那些尘封在记忆里的似水流年。她本是书香名门出身,年少之时因族中显赫,也是个锋芒毕露的人物,不然也不能于众多闺阁女眷之中闯下“第一美人”的称号。只可惜正应了红颜薄命那句话,但凡太出挑桀骜的女子,终究没有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