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瑶光等姑娘此来,是为斗诗的结果,时人好风雅,无论男女。因此斗诗词,斗丹青在闺阁间都很流行。
姜瑶光也掺和了一脚,对年幼的放宽要求,写不出可以默一首。姜瑶光很想诗兴大发摇身一变成为女诗人,好歹她上课那么认真刻苦,还是老芯子,结果泪流满面,写了两句,下面怎么都接不上。
姜瑶光不得不正视这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自己就是那再怎么认真学习都考不了高分的小可怜!小心脏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众人将诸女作品浏览一遍,评出了头三名,二姑娘赫然在列,年龄最小。二姑娘深得其父衣钵,极有才qg,小有名望。
二姑娘少不得被人从头到脚夸赞了一回。
俞氏面露满意,二姑娘受母家拖累,婚事上略有不足,才qg上能补上再好不过,若是她那任xg娇气的脾气再改改,那就更好了。自家长辈能容忍,许还觉得她娇憨可爱,可作为婆婆绝不会喜欢这样的儿媳。
不过最出风头的不是二姑娘也不是三甲,而是琅琊长公主抽出的一张按了二十个掌印以5&tis;4排列的白纸,“这是哪位小才女的杰作?”
在座的人笑的善意,打量几个年纪小的姑娘。
郑语屁颠屁颠举起手,“我的,我的。”四岁的小姑娘字还认不全,却硬要参加比赛。
琅琊长公主就猜是她,孙女的手还能认不出,“说说,说说,你这是做的什么诗?”
“桃花诗!”郑语拢了拢手指,“您看,这像不像桃花。”
琅琊长公主噗嗤一声乐了,“谁给你出的歪主意!”斜睨着姜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