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季将军之过, 朕若是早做决断,也不至第二年饿死许多人。季将军无错。”

季云祺屈下另一条腿, 跪倒在萧方面前, 低低俯首叩下:“臣无能,没有护住燮州百姓,令皇上为臣担下许多……”

“季将军……”下面有人带着哭腔轻声问:“如果有足够的军粮,还有机会收回燮州三城吗?”

“有!”萧方替季云祺铿然答道。

见下面一双双泛着红的眼睛,他的语气渐渐平静下去,这份冷静中又带着威仪。

“诸位, 蛮邦乱我大檀之心不死,季将军前日抓捕之人已然招供,他们潜入京中,便是要放出谣言, 蛊惑人心, 令大檀不攻自乱。”

下面一片低低的惊讶声。

“朕派使臣求取种子一事, 因为眼下还不能得知稻种是否成功, 原本并不想张扬,如今也不得不告知诸位。”

“望诸位此后不可再人云亦云,自乱阵脚。”

“若真的对燮州念念不忘,诸位能做的事有许多——勤耕农田, 果蔬种子虽多,却不能当饭吃,若是稻种尚未成熟, 则军粮还需要多倚仗原本农耕。”

“修缮道路。诸位也能看到,如今通商频繁,熟土路经不起太多车马碾压,若能烧制砖石,拓宽道路,则繁华指日可待。”

“等今年稻种成功时,也要靠大家辛劳,将来将士们才不至受冻挨饿。”

“朕已同户部商议,自明年起,减低车船税,其他税务,待时机成熟,再议不迟。”

“大檀未来如何,一切仰仗诸位,”萧方拱手:“有劳诸位。”

下面有人低低哭泣起来,更多人口称“皇上”,叩拜下去。

“燮州三城,”萧方看着一旁的季云祺,心中满是酸楚,却厉声道:“有朝一日,朕必当御驾亲征,取回燮州三城!”

这一句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狂热,来时还怒气冲冲的人群终于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萧方抬手向下一压。

喜极而泣的众人此时对他已经肃然起敬,很快压下了欢呼声,却听萧方叫了一声:“樊盛玉!”

跪在最前面的樊盛玉挺直身体:“臣在。”

“太后方才所说极是,京中不过些许风吹草动,旁人倒也罢了,你身为吏部尚书,不辨是非,带头到宫门外请命,你可知罪!”

樊盛玉静了片刻,抬手取下官帽,放在地上,叩拜下去:“臣知罪。”

“知错就好,来人!”萧方面上一沉:“暂革去樊盛玉吏部尚书一职,交由大理寺,另行处置。”

禁军一拥而上,剥去樊盛玉的官服,押去一旁。

在他身后,许多人吓得脸色煞白,这才知道怕起来,半声也不敢出。

“诸位一时被人蒙蔽,樊盛玉既然说过一人担此罪责,朕今日便不再追责,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