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且对外打着替圣女尽责的名号, 甘源本身为贞人出生,搞这些神神道道的事十分在行, 强化了神权,却和甘棠的目的背道而驰。

竹侯来信,提了些隐忧,大肆的祭祀和占卜浪费时间是明显的,且杀牛宰羊铸造礼器又浪费物资和人力,竹侯管理着农器农耕,尹佚不管信不信神明,这些年所有精力都浸泡在水利工事上,甘源来这么一出,尹佚虽未开口质疑,但言辞间对甘源已经很不满了。

打着圣女的名头,她一时半会儿是真不能把他怎么样的。

甘源是看准了她的立身之本,她是被拱上神坛的圣巫女,若不信神明,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安分没几日,又开始蹦跶了。

她不是殷子羡,也不是殷商任何一届王,四城之地也不是殷商,封建联邦与君主集权有本质的区别,甘源想重现当年巫咸时神权至上的辉煌,在她的地盘上,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堤坝下是正辛苦劳作的子民们,这水渠也修了三五年,打通浊河的决口点,连通汾河的这一段水渠,照正常进度,两年后便可开阀通河,工事上需要的用具,还有周边子民的牛耕数目,都耽搁不得。

甘棠吩咐道,“你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水渠上便是,该要多少铁器只管往上报便是。”每年各处的需求和产出都是有固定数目的,算是个硬性指标,人还是那么些人,工坊还是那么些工坊,甘源不能按时出缴,是他失职,若要按时出缴,势必要延长匠人们的劳作时长,端看甘源如何处置了。

尹佚听了甘棠的吩咐,放下心来,又去忙工事上的事了。

正赶上要建一个停船的码头,场地十分开阔,再加上是午时,匠人们卖力的吆喝,偶尔有妻子领着小孩过来帮忙的,干劲十足却也井然有序,甘棠唤了平七上前来,吩咐道,“小孩不好在这跑,让人把孩子们都集中到一处,看年纪给他们分些轻巧的事情做,晚上歇工的时候给他们发放一天的面食口粮,带好了,别出了岔子。”

平七应声去了,甘棠自个在码头上站了一会儿,在这热火朝天的工事中,浮躁烦闷的心情慢慢沉浸下来,回营帐便写了一道诏书,朝廷官员、各处祭坛严禁接收子民一瓜一果,一经查处,按贪腐罪处置。

有圣巫女的名头在着,哪怕甘源自己不掏腰包,子民们只怕也乐意节衣缩食给他挤出祭品和钱财来,甘源由神权宗[教发家,洗脑的工夫非同一般,要做到这些事并不难,她写一道诏令快马加鞭送回竹邑,发往十城之地,昭示天下,也是防着甘源借机搜刮民脂民膏。

她手中只有这四城之地,天下三分之一,内斗便开始了。

姬旦的称帝论,确实在竹邑掀起了不小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