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不是信我了?”崔俣点点自己额头,眼角略略斜飞,眉心一点红痣更显幽深神秘,“少年,谋略啊。”
……
这边崔俣和杨暄交心密谈,前院谢闻收拾整理停当,出门瞎逛——作客去了。
昨夜看到崔俣纸条太晚,夜访相扰失礼,谢闻辗转反侧,一夜难眠。不管之前谈话,还是这夜纸条,他都感觉崔俣不一般,心底隐隐有些兴奋,催发出一种非常美好的预感,好像前途大亮,繁花似锦……
晨起一见,果然!寥寥数语,崔俣问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就提出了一个建议。很简单,细思却觉肯定有效,怎么他自己就想不到!
如果真能把祖父的墨玉棋盘要回来……
走到大街上,谢闻敛笑端颜,不再神思飘摇,集中精力,朝目的地走去。
李家今天有小宴。
长安槐树胡同的李家,不是那个有名的陇西李家,这个李家,小门小户,四代前还在耕地,之后养出个秀才,虽未再晋身,家境也是慢慢渐好。见识有了,眼光就有了,秀才爹就倾其所有,培养儿子,营拢贵人,这一代的家长,终于能混个小官当当了。
李家擅钻营,和商者钻营不一样,他们很懂分寸,打出耕读传家的牌子,扩大交际网,联姻亲,再扩大交际网……因为知情识趣,很能办事,颇得一些世家和官宦青眼,所以尽管族中没大官,日子过的也不错。照此发展,只要不出什么大错,李家必然越来越好,它日成为别人巴结的对象也不一定。
李家本事全在交际,办宴实乃常事,每月都有大小小宴请,总能请到各种各样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