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无声。
从方才吵吵闹闹像菜市场,到现在仿若无人落针可闻,气氛转变的不是一丁点。
太康帝摩挲着龙椅上的头龙雕纹,心内十分满意。
这天下,是他的,这朝堂,也是他的,他身具龙气,国运昌隆,想如何便如何,谁敢二话!
他的确不喜欢太子,也一直苦思用什么理由罢免太子最好。杨暄这个太子同旁的朝代不一样,不但身上带着正统标签,还有宇文先帝三分血脉,甚至他这帝位,这几分血脉也出了大力。若非杨暄做出什么天理不容的逆事,这位置,是不好罢的。
他起先眼不见心不烦,杨暄也一直乖顺,没闹事,可近几年来,这个太子总在他耳边转。当然,他仍可以干脆拒绝,就同以往数次下令一样……但这种事,什么时候是个头?
不管误会还是凑巧,朝臣们总提这事太讨厌。不召吧,三五不时就要烦恼气愤一番;召吧,总有些不甘心,像对那宇文氏,对杨暄,对自己心中意念,甚至对朝臣屈服了一样。
他是皇帝,所有政令决策都是他一人所下,要不要召太子,什么时候召太子,也应听他的!
坐在高高龙椅上,下面臣子在想什么,他一清二楚。
看到这一票人惊的惊呆的呆木的木,他心里就爽。没想到吧!以为你们那点心思把戏朕不懂,以为朕不会召太子回宫?呵,帝王心术就是这么深不可测,不可以常理论之,你们谁都猜度不到!
视线滑过姿态谦顺,眉眼平和的平郡王,再看看恭恭敬敬,没一点傲慢自得的越王,太康帝更加满意。这俩儿子,一个本分,一个聪慧,都是好的。嗯……贵妃也是好的。
能将天下治理的这么好,能将朝事处理的这么顺,能让群臣心服拜首,能让女人儿子视自己为天……
崔俣说的对,朕龙气旺盛,能力不俗,是中兴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