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曾经远离朝堂,以教书育人为乐,如今为太子太傅的王复。
王复和庄郦有很多恩怨,年轻时曾为忘年交,后证明庄郦是伪君子,只是在利用王复。若只如此,王复就当眼瞎了一回,识人不明,可这庄郦还踩着他往上爬,爬出一条金光闪闪的仕途路!还时不时与他名字捆绑,就为更大更多的利益!
这还不够,庄郦还害了王复最得意最喜欢的弟子!
仇怨结大了!
别人不敢怼庄郦,没证据,王复敢!当堂就怼过去了!
下了朝,市井就有各种各样的段子了。
庄郦名声造的再好,及得上王复多年口碑?大家口风几乎是一边倒,之前庄郦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灰头土脸。
他是个精乖的,知道事不能成,就退了。
他一退,王复就也退了,没死咬。
如何对付庄郦,他问过太子意见,见好就收,配合的很。
庄郦不动了,这左相位置谁能上?
满朝官员,不是资历不够,就是年纪太好,最后大家左右比较比较,竟然发现,只有谢嘉老爷子最为合适!
这事已经放了很久,再不好拖下去,多年君臣相处,太康帝深知谢嘉为人,当下就拍了板,下旨任命谢嘉为左相!
……
杨暄干下这票大事,非常高兴,晚上继续去崔俣门外蹲着,给他报喜。
崔俣没理。
杨暄转了转眼珠,说有大消息要讲,大事要谋,必须听崔俣意见——
崔俣还是没理。
还让木同传了话出来:我相信你,你自己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