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嬷嬷难以启齿:“好竹出歹笋, 凡事有例外。”

京都府连续下了数日的鹅毛大雪,逼近年关时终于天晴, 大街小巷的小摊酒楼纷纷开张,揽客手段频出,热火朝天,闹市白天川流不息,夜市火树银花、摩肩擦踵,酒楼食肆里飘出烫新鲜羊肉的味儿,从早到晚,不曾断绝。

年关越近,京都府内外的年味儿就越浓。

临安郡王府提前采买除夕到元宵节一应物事,趁天晴洒扫王府上下,府库和书库等隐秘地方也重新清点一遍,海叔本想将账本交给赵白鱼看,但赵白鱼以公务繁忙为由推脱。

天知道他的任职根本还没安排下来。

赵白鱼回吏部述职,元狩帝过问几句,但没安排他接下来的任职,吏部拿捏不准,烦忧挺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该将赵白鱼安排到哪里。

此时,吏部。

吏部侍郎愁得头发快掉光了,他的顶头上司吏部尚书路过,不由好奇询问:“发什么愁?”

“今年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儿到了任期,都来吏部述职,基本赶在年关前安排好官职调遣。该升官升官,该降职降职,唯独这去了淮南一趟的抚谕使赵白鱼,下官实在不知如何安排。”

吏部侍郎愁容满面:“您说这赵白鱼半年前还是个谁都能踩一脚的七品小官,忽然间就在陛下跟前露脸,越过三司两府的一品大员捞到个淮南抚谕使的差事……差事的确干得漂亮,咱们都知道是赵白鱼掀起的淮南大案,可明面上——就交上来的政绩,他是撇得一干二净,圣上对此不置一词,也没个后续的说辞,摸不准态度。要说他抚谕使的差事办得好,怎么着也能捞个四五品的京官,可他并非进士出身,此前又是七品小官,他自己交上来的折子把政绩写得中规中矩,要是让他连升四五级……文武百官不得哗然变色?”

“旁人寒窗苦读二十年才有做官的机会,朝乾夕惕三五年方有升官一两级的可能,如果直接提个三五级的确不妥。你手里有没有六品或从五品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