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页

赵白鱼:“可知突袭的大夏兵马有多少?”

传讯兵:“突袭时是一千重装骑兵,据前线探子来报,还有两万兵马分几路逼近天都寨。”

任飞源:“看来大夏还是选择天都寨为突破口,先派一千骑兵突袭,应该是试探。末将熟知夏军作战风格,因缺乏攻城武器而善于野战,便喜欢大军压境,此次才派两万兵马靠近天都寨……恐怕不止,后面应该还有接应。如果是桑良玉亲自指挥发动的战争,那么派出的一千骑兵很可能是大夏最强大的骑兵铁鹞子,共有三千人,也是西北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窦鸿:“天都寨和宁安寨将士加起来数量不过七千,虽有地势天堑相助,如果大夏真派出铁鹞子,还有两万大军的围攻,恐怕撑不了多久,还得尽快派兵支援……便令怀远城守将领骑兵三千于险要之地设伏,令得胜寨守将领兵两千五前去天都寨支援,令环庆路都署也赶去支援,其他地方暂时按兵不动。”

论打仗作战的指挥能力,赵白鱼不如任飞源和窦鸿,便认真听取并采纳他们的安排。

赵白鱼:“我有个疑问。如果铁鹞子名不虚传,三千重装骑兵一同发动,攻下天都寨需要多久?”

窦鸿迟疑一瞬:“天都寨地处险要,便是铁鹞子也需耗费四五日才能攻下来。”

赵白鱼若有所思:“按理来说,若有一处堡垒被攻破则下次必然增兵支援,毕竟有前车之鉴,攻打难度加倍。作战方式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能想到的,敌方也能料到,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重复选择同一个据点攻打才对。”

任飞源心念一动:“大人的意思是佯攻?”

赵白鱼也不太确定:“这只是我的猜测,没什么强有力的依据。”

两军对垒,血肉相博,到底不像官场政斗或有余地翻盘,稍有不慎便有人死于一次错误的指挥或一个猜错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