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赵夏意恍然,原来是这事儿。

不过既然问她了,那她是不是可以有点私心?

她便试探的问,“刘副主席,现在革命结束了哈,好些人已经被平反了,但有些人也没被平反对吧。”

她只说了一句,刘芸就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找那些人?臭老九?”

赵夏意也没辩驳,“臭老九并不是个好称呼,而且也是不尊重。但真论起来,家属院的人学问再好,有几个能比的上他们的。在以前有学问的都是受尊敬的,也就是这些年才成这样,现在很多人陆续平反,这就说明国家也认可他们的学问,他们的身份地位慢慢在恢复。让他们给咱们扫盲,往后说出去是哪个教授扫盲的,也有面儿啊。”

刘芸没说话,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面儿不面儿的她不知道,但那些人有文化也是真有文化。

很多原本就是老师,再来扫盲还有些大材小用呢。

刘芸点头说,“这事儿我明白了,我会跟厂长还有书记说这事儿,毕竟有些事儿我们也做不了主还得部队上同意。”

赵夏意明白这道理,点头道,“您说的没错。不过如此上头答应这事儿,我可以推荐我舅舅和舅妈吗?他们以前都是大学的老师,而且都已经是副教授级别了。”

她外公刘运为祖上是资本家,但到了舅舅这一代却以读书为重,先去国外留洋几年,回来直接进了大学做了教授。夫妻俩也是在国外相识的,只是好景不长,他们归国五六年,革命便开始了。

刘芸一愣,“你舅舅一家在农场改造?”

“对。”赵夏意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她的政审能过说明就没问题,当年她舅舅和外公主动和她妈划清界限,而她妈因为没留洋,她爸又是根正苗红的,又有邻居担保,这才没被牵累。

刘芸点头,“行,我知道了。就算找这些人估计也是在红星农场……你舅舅在红星农场?”

赵夏意又点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