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然而今天的事儿和服装厂这俩月的变化却真真的刺激到了安书记。

她恍然明白,若鞋厂再不做出改变,那与服装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到那时候哪怕她还能坐在书记的位置上,她还有脸吗?

林书记温和的笑了笑,“当然可以。”

安书记让厂长孙梅留下,其他人都打发回去了,两位部队办厂的一把手面对面坐着。

安书记诚恳道,“林书记,我们鞋厂能跟你们服装厂学习吗?”

这一点林书记觉得没什么好隐瞒,毕竟是姐妹单位,稍微一打听也就知道了,便点头,“当然可以,但您想怎么学习?”

要安书记说最好将赵夏意借调鞋厂,但林书记估计不会答应。毕竟没有谁能比改革的先行者赵夏意更适合了。

只不过她不说又不甘心,万一对方碍于面子能答应呢?

安书记便说,“能借调赵夏意同志俩月吗?”

从赵夏意入职到做出改变用时两个月,那么借调俩月也足够鞋厂变好吧。

然而林书记直接摇头拒绝,“这不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不可能。”

似乎担心安书记不高兴,林书记解释道,“一个工厂的发展有很多原因,原来我们厂生产的确上不去,但形成的很多原因。赵部长来之后做出一系列改革,这还离不开各车间主任的配合还有厂委工会干部的努力。制度就在那儿,方法也现成的,鞋厂可以照搬过去,但如何行之有效的实施下去,那就是你们鞋厂该做的了。我们赵夏意后面还有其他工作要忙,毕竟年底了我们也挺忙的。”

安书记点头,“我明白。”

与服装厂相比,林书记对厂委好歹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的,但安书记不一样,下面几个副厂长和主任心思各异,想要一心做一件事情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