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日子也过的快,3月4号的时候就是元宵节了。
在城里的时候元宵节顶多吃顿元宵就得了。
没想到到了这儿才发现过元宵也大有讲究。
白天的时候许根生拿胡萝卜和白萝卜雕了一些萝卜灯,曹慧兰则和了点面捏了几个面灯。等晚上吃过元宵便将各种的灯点燃挨个门口的摆上。
曹慧兰说,“这叫送灯。村里人还会去坟地里给祖宗点灯好照亮他们在下面的路,家里电灯则预示五谷丰登,百病消除。”
赵夏意叹为观止。
等灯都灭了,一家三口才回屋,外头却有小孩子的欢呼声。
赵夏意觉得奇怪,曹慧兰便说,“那是有小孩捡剩下的灯屁股。有些蜡烛截成的灯烧不完就灭了,孩子捡这些,还有那些面灯,拿回去上锅蒸蒸也还能吃。咱们家属院还少,孩子不缺这一口,就是捡了玩。”
这些赵夏意还真不知道,没想到曹慧兰知道的一清二楚。
曹慧兰笑道,“见天出去溜达,偶尔会碰上村里的人可不就聊几句也就知道这些事儿了。”
原来是这样,赵夏意觉得这就是个乐趣,就跟夏天找知了猴是一个道理,如果她现在七八十,十岁上估计也会去玩这些。
元宵节后没几天就是三八妇女节。
赵夏意起了个大早,还没等她出门去上班,家属院邮局的邮差就来给赵夏意送包裹了。
好大一包裹,地址是泉城陆军学院。
赵夏意激动了,遥想去年的三八节礼物……不提也罢。
眼前这大包袱,里头又装的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