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略显冷清的后宫中,瓷器碎地的声音显得十分清脆,传到了外间,仍有余声,跟在小六子身后的小太监往后瞧了一眼,凑近脚步停了下来的小六子,“公公,可否……”
小六子抬手,示意他不要多嘴,自己往后看了一眼,回头就提步继续往前了,眉间一抹冷笑有些森然,“这老祖宗说,人各有命的话,还不得不信。可惜,有些人就是想不开,硬要与天命做对。这位啊……”
小六子说着,抬手点了点自己的头,“这里不太灵光,但凡是个会想的,眼下只会上赶着巴结讨好人,没准还能在这后宫享荣华富贵一生。可惜了……听竹宫那位的先例摆在那儿,也不知吸取教训。”
身后的那些小太监相互对视一眼,都默不作声了。他们都是自幼入宫来的,关于这后宫里头的那些弯弯道道,比身在局中的后妃们看得更加通透,对小六子这番隐晦的话,自然是听得明白意思的。
“公公提点的是。”
小六子回头睨了他们一眼,“你们既然跟了我,我倒也不妨告诉你们一道保命符,这后宫啊,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怕是往后,都是那里头那位的,你们可要擦亮眼睛了,对那宫里头的人恭恭敬敬的。”
这些小太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虽然那方向不只一座宫殿,但他们都心知肚明,小六子说得那位是谁。
“奴才自当听公公吩咐的。”
小六子收回手,没有再说话了,带着人继续去宣读这立后诏书了。
颐华宫内却仍是一片láng藉,毓太妃像个疯婆子似地坐在地上破口大骂,“……皇上真是被顾氏勾得鬼迷心窍了,堂堂立后诏书,竟然被写成了大赋文……她这般把人往天上捧,也不怕折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