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袁教授少年时代自然也没有开小差的机会。
他是快三十岁,学业有成了,才跟江燕子通过相亲认识并结婚,也算是响应了国家“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号召。
所以虽然袁校长紧迫盯人,搞得她压力很大,但秦敛对他还是讨厌不起来。因为如果他没有这种固执,就没有今天的这一切。他自己对知识有一种近乎是饥渴的感觉,便也想将之带给自己的学生们,这并不算错。
这天晚上,秦敛请了假没去袁绦家刷题,姑侄二人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说话。听秦敛说完了这个相当传奇的故事,秦二凤也不由万分唏嘘,“幸亏他老人家坚持住了,否则我家壮壮现在就只能在乡下刨地了。”
袁成书不回城,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抱错的事存在,秦敛会在袁家长大,像所有农村出身的小姑娘一样,为继续读书还是早点嫁人而烦心。
想想都觉得可怕。
“最要命的就是这点了。”秦敛叹气,“所以我现在老觉得,条条是在代我受过。”
“她要是在咱们家长大,应该会跟我差不多吧?要是还能像现在这样这么爱学习,估计爷爷奶奶和我爸妈得把她供起来,就算少考三十分,也只会第一时间担心她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事,而不是说什么‘别让他们失望’之类的话。”
相反她自己就惨了,就算在袁家长大,估计也不可能变成袁绦。跟袁校长这个爷爷斗智斗勇,才是她生活的主旋律。
“确实。”秦二凤说,“条条已经够懂事、够成才了,我想想都心疼。再给压力,都怕她把自己绷断了。”
时代在发展和进步,长辈们辛苦打拼,营造出今天这样的局面,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过得好一些,不要像自己一样苦哈哈的。所以再回头去说什么艰苦朴素的作风,显然毫无必要。
“要不你就牺牲一下,让你爷爷多管管你,别去管条条了,也让她轻松一点。”秦二凤想了想,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