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这令唐枝想到了一个词——爱不释手,而且她觉得这人的反应自然而又不自知,就像是下意识的行为。如果不是已经养成了习惯,那么就不会有这等反应。

能为竹雕倾注这么多时间和心思,也难怪会整天不出门,而要支使小萝卜头出门跑腿了。

以往唐小娘子总是达到目的后就毫不拖泥带水地离去,而这回,宋玉延见她没有就此离去的打算,便卖起安利来:“你想了解一下留青吗?”

她下意识地说了“留青”,是因为知道她如果问的是“你想了解竹雕吗”那唐枝八成会说不感兴趣,然后就走了。而如果她说了一个于唐枝而言是陌生的名词,那么她们的对话就还能继续下去。

果不其然,唐枝问:“留青是什么?”

宋玉延瞬间化身为讲师:“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唐枝:“……”

这个问题不是这人引诱她问出来的么?

不过,看着眼睛发亮的宋玉延,唐枝很给面子地听了下去。

第32章 妹夫人选

唐枝对竹雕的了解并不深,她只知道这世上有玉雕、木雕, 所以合着也该有竹雕才是。而她第一次见到竹雕, 也是从南来北往的行商那儿看见的,据说不少文人都喜欢在所用的用具上雕刻。

只是明州的草席、熏笼等竹木草制品多闻名天下, 可竹雕却鲜少听闻, 更别提有什么出名的竹雕大家了。

至于宋玉延所说的“留青”, 唐枝更是第一回 听说。

其实竹雕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那时期的竹雕只是在竹简上刻字, 或用线条刻一些纹饰。直至唐代才出现花草树木、人物等形象雕刻,同时也是那时期出现的留青雕。

“留青”其实跟浮雕、透雕一样,也是竹雕的其中一种刻法。“青”是竹子表面那层光滑的青皮,雕刻时只在这层青皮上雕刻, 将其余的青皮铲去,利用青皮与竹肌的颜色深浅来丰富图案。

而留青刻法虽然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只是条件的限制, 雕刻技法也不完善和成熟, 所表现的形式也比较单调, 用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唐代的留青雕就像是纸片人,层次感并不明显和强烈。

宋玉延还没接触过这里的竹雕, 并不清楚它发展到哪种地步了, 不过从她所了解的历史来看,宋元时期随着文人的艺术审美提高,才带动了竹雕在内的雕刻艺术发展的。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雕刻技法, 包括留青刻法在内,其实还是处于一种较单调的阶段。当然,她重拾竹雕只是不想让自己的技艺生疏了而已,并未有带动竹雕发展的雄心壮志。

唐枝第一次在宋玉延的口中听到一些陌生的名词以及一个特殊的行业的行情,要不是她早有“此宋玉延来历不凡神秘莫测”的觉悟,怕是又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而且宋玉延还是比较克制的,没有拉着她谈一些太专业和深奥的知识点,点到即止的做法让她能认真且迅速地投入进去的同时,又不会长时间接收太多理论知识而产生厌烦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