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临:“学画画,艺术生,以后可以和罗誉做同一个行业,就算不是同一个行业,至少罗誉懂的,他也懂一些。”
简临:“这么一来,他们就不再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他们在一个世界,只是罗誉走得快,在前面,林曦走得慢,在后面。”
简临说着说着,眼底荡着清澈的笑意:“只要是相同的路,一个走快点,追上去,一个走慢些,稍微等等,总能走到一起。”
王导听着这番话,愕然,过了会儿,想到什么,忽然站起来,大喝一声:“对!就是这个!”
就是哪个,简临当时还纳闷,过了几天才知道,王导又改了剧本。
据说是改了林曦罗誉分手之后,林曦独自在国内的那部分剧情——
林曦再去周奶奶家造访,帮周奶奶收拾屋子,翻出了周奶奶去世的丈夫的遗物,其中有很多的书本、画册,乃至以前教学生时的教案。
林曦看到了,觉得好奇,也有兴趣,周奶奶很大方地通通拿给了林曦,让林曦带回去看。
几年后,不再有生活负担的林曦重新高考,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美术学院。
而这个剧情修改得完全通顺合理:罗誉最开始为什么会拜访周奶奶?就是因为周奶奶的丈夫是他的大学老师。既然是老师,家里留着书本、画册、教案,实属正常。
如此一来,剧情里,罗誉和林曦之间那道门的问题就完美地解决了。
就如简临说的,最后,他们走在了同一条路上。
王导因为这个修改后的结局,开心死了,连着两天把自己饭盒里的鸡腿扒拉给简临。
简临也暗自高兴,为这个修改后的结局,为罗誉和林曦,也为他们自己。
但他没一高兴就忘了那个一直记在心底的问题——
罗誉为什么一定要出国离开?他在国外到底有什么事?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