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好朋友 控而已 2762 字 11个月前

什么生理,什么生化,也就那样吧。

想着这些的时候,乔信已经钻进了帐篷,从内侧严严拉死了帐篷的门。

宋元抬头看天,在这里的话,就可以看见非常非常清澈的星空,包括每一颗微弱的星光。

和这样的星光比,他的生活有多么微不足道。

也许,明天会有很美的日出。

肛君,你还好吗(解释)

肛君,你还好吗?

关于这个话题,其实作为非肛肠科医生的本人来说,也不是很了解。不过关于痔疮,还是能谈上一点心得的。

所谓的痔疮,按部位来分,分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内外痔疮的区别用解剖术语说,是肛门齿状线上的就是内痔,齿状线以下的就是外痔,都有的话就是混合痔。按普通的说法,外痔的话,就是那种可以看见从肛门突出一块的痔,一般比较疼。其分度是按照到底是只有使劲嗯大大的时候会出来,出来以后可不可以用手把它推回去,还是无论何时都挂在肛门外面来分度的。当然,只有使劲嗯大大的时候才会出来那种算是比较轻的了。内痔就是从表面看不出来,但是里面是有变化的,就是直肠的下段那里有些稍微突出的静脉团,大便的时候可能会滴鲜血,但是一般不会很痛。

关于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想必多数人都听过。其实应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痔疮,痔疮的成因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按流行的那种肛垫下移学说的说法,就是肛垫在出生就有了,每一次往下用力(便便),就会把它往下推一点,直到推出肛门外,就成了外痔。大多数人每日都要一次的,因此,多数人会得。要是有人数日一次,但便便很硬,那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为什么女人比男人容易得痔疮呢?因为女人有妊娠期(怀孕),那个时候腹腔内的脏器静脉回流都会受阻,因此容易迂曲不通,作为静脉团的痔疮,自然也就蓬勃发展了。但总体来说,随着年纪越大,大便的次数越多,痔疮形成的几率也越高--痔疮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可耻的,要想永远见到活色鲜香的肛君,只是多数人一个美好的梦想。菊花总有凋零的一天,就如同肛君总有一天要和痔疮相伴度过余生一般。

貌似写到这里,已经击碎了许多人美好的想象。但是作为承载人生许多压力的肛君来说,痔疮只不过是它最轻微最无害的病变(即使这样,也有严重到需要切除的痔疮们)。以肛命名的外科病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肛裂,比如肛窦炎,比如肛瘘等等。这些无一例外地和肛君的职能--排便有关。这里也不详加描述了。

这样多灾多难的肛君,我们竟然还想赋予它另外一个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职能,并且负担极大,确实有些残忍。每当看见可怜的肛君被本来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另外某个器官蹂躏的时候,我心里都会升起一股深深的同情。试想,本来一个人一天只需要大便那么一次,那个条形的粪便出入最多时间加起来不过五分钟(便秘除外),而它做这项工作的时候,相当于一天多拉了好几次大便,那么,它生病的几率能不增高吗?

因此我提倡,我们应该好好地正面关注一下肛君的健康问题,关爱自己,善待肛君。正确的使用肛门,是幸福人生的保障。毕竟,只有一个肛门。

附:肛君你还好吗的人造肛门篇

中国的大肠癌发病率在年年攀升中,据说和美式饮食的影响有关系(多肉,高热量,以麦当劳的汉堡和可乐为代表)。而中国的大肠癌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地方在于,我国的低位大肠癌发病率远远高过其他类型,并且年轻化。也就是说,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结肠癌,而且以年轻男性为主。直肠癌和结肠癌的致残率是不一样的。当然一般人不会说“致残率”。可是在我看来,失去肚子里的一段肠子,和失去肛门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所谓的人造肛门,就是把原来肛门所在处切除,然后封起来,再在肚子上,通常是左边的右下腹部,打一个洞,再把剩下的肠子的最末端开口在那个洞。那个洞就美其名曰人造肛门。然而人造肛门是没有肛门的功能的。一般人想大便的时候才会大便,那是因为肛门有括约肌,能够控制排便,能够把粪便关在肠子里;而人造肛门只不过是肠管,大便通过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控制力的,就是说,随造随拉。时时刻刻那个地方都有大便涌出来,要是看见过大便失禁的人,就是那样的。

因此,没有肛门的人是很痛苦的。试想,不论在吃饭,还是在洗澡,还是在睡觉,还是在做o,都有大便不断在涌出,就算有个塑料袋罩住,还是很臭的,生活质量很差。我就见过一个患者,34岁的男性,很高,很英俊,很强壮,但是得了直肠癌,失去了肛门,就再也找不到对象了。当然,失去一个肛门可以保住性命,已经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了。

什么生理,什么生化,也就那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