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陈志杰决定改变策略。
与其模仿热门产品,不如收购、扶持、帮其壮大,让拥有初心、经验和灵感的团队继续操持。
这一年,陈志杰收编了不少研发团队和小型公司出产的热门app。
校众APP,就是在上个月走入他的视线。
同往常一般,陈志杰每个月都会对应用平台的APP做一次大数据分析,提取各项信息,紧跟市场动态。
校众APP的大数据并不出色,总用户量、总收益对比藤驯销售最烂的产品,中间都有天渊之距。
然而其有几项数据异常突出:用户留存率,高达95%,即便其总用户数极少,这项数据依然惊人。
更让人惊叹的是活跃用户数和平均用户使用时间,这款产品几乎达到了90%的用户每天使用一小时以上的惊人数据。
更令陈志杰惊讶的,是平均消费值。校众APP的定位是社交类软件,但用户消费却不低,消费用户占总用户的比例也高得惊人。
陈志杰一开始怀疑,这是雇了一家几千人的水军,每天按时打卡使用APP并消费。不过再一细想,哪有这般吃饱没事干的人。
若对方是用现在互联网普遍采用的“撒钱圈人头”策略,这些数据同样太过出色。
起了兴趣的陈志杰开始在网上搜索校众APP,结果诧异发现,这款用户量不多的APP,网上讨论度却异常高,甚至在很多平台都有用户呼唤“到底猴年马月才能让我们省用户使用啊!”
所以,这款APP用户总人数不多,是因为设计者限制了使用人群?
如果其不限制人群,以目前的用户留存率,该是多么可怕的数据!
陈志杰愈发感兴趣,查找之后发现,这款APP的设计者,竟然是自己的学弟。
Q大果然人才辈出。
陈志杰看着苟玳的名字,总觉有些眼熟,搜索了自己不曾发言却也未曾退出的同一届校友群聊天记录,陈志杰才发现,这位学弟在他们离校社会人中,也有些许知名度。
颜值极高,学业极好,能力极强,作风放荡,男女朋友无数,口碑两极分化。
倒是挺符合一个高智天才的特点。
毕竟高智又有行动力的人,普遍荷尔蒙旺盛,两性关系混乱,在他们这行业也非致命缺陷。
陈志杰一开始无法理解这款APP的吸引力——
无法准确搜索好友,
实匿命的信息不对称,
真的不想让你加好友的超难度答题系统,
每一项都可以列为产品致命败笔。
可数据骗不了人。
陈志杰决定亲身体验。
苟玳的设置是允许北城高校的用户使用,不知是BUG还是原本就如此,已经离校的往届生也可以加入该款APP。
陈志杰试用两天,终于发现隐藏在离谱设定下的妙趣。
陈志杰对能想出巧妙离奇设定的苟玳更为感兴趣了。
陈志杰决定“人P两得”,APP他打算接手,苟玳更想要拿下。
直接找对方谈收购,并让对方继续负责项目开发,效率或许高,却缺了些人情味。